抽却朝簪别汉家,赤松相候在烟霞。如今悟得全身计,不似从前博浪沙。
题张良归山图。唐代。王恭。 抽却朝簪别汉家,赤松相候在烟霞。如今悟得全身计,不似从前博浪沙。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广狱成还南昌候子十首 其五。明代。李梦阳。 昔游东山日,览古肇新宫。徐令实经营,弦诵溢其中。阅兹奄三年,离滞心莫同。我舟非不维,柰此西逝风。乃子胡德余,于迈远从公。朝旦发龙津,暮栖依瑞洪。湖山没如拳,波途浩难穷。伫瞻有深怀,贻谣勤坚崇。
与同志汎舟得净字。明代。王恭。 登舻发清啸,落日镜湖净。微月波上澄,归云鸟边迥。水木生夏凉,孤崖破阴暝。矧兹簪佩同,复此沧洲兴。中夜棹歌还,遥峰响烟磬。
俞居易阁学挽诗二首 其一。宋代。刘一止。 事业更中外,论思契冕旒。年虽濒钓渭,志不在封留。慈爱平生念,欢愉末路收。遥知谢公客,挥洒过西州。
李少卿宅蔷薇。明代。王韦。 柔香弱蔓不胜寒,十二围屏锦绣攒。秦殿晓妆俱窈窕,习家春事未阑珊。怜将清奏愁中听,竞折高枝醉后看。好待诗成酬胜赏,东风休遣露华干。
江行杂咏十首 其九 鱼板。清代。陈恭尹。 一棹清宵迥,双悬白板明。胧胧移月色,激激作潮声。水族何能跃,劳生每易惊。先王鱼网设,机诈岂其情。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唐代。李嘉祐。 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思乡雁北至,欲别水东流。倚树看黄叶,逢人诉白头。佳期不可失,落日自登楼。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 其四。明代。区大相。 新年诗酒兴,携赏入山池。一步一留眄,高谈恣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