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峤多灵草,纷披谷雨前。色疑蒙顶雾,香讶武夷泉。
林屋人稀到,山厨手自煎。愧无琼玖报,徒此寄云笺。
山人以春茗见寄赋以荅之。唐代。王恭。 仙峤多灵草,纷披谷雨前。色疑蒙顶雾,香讶武夷泉。林屋人稀到,山厨手自煎。愧无琼玖报,徒此寄云笺。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次韵郭慕徐舅氏 其二。清代。曾广钧。 经济无闻官未显,亲恩未报我生初。南天鸿雁联翩影,北极朝廷震荡馀。车马尘埃行送老,飞钳捭阖不成书。几年梦踏铜梁月,空筑平台面石湖。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蚕槌。宋代。梅尧臣。 三月将扫蚕,蚕妾具其器。丘植先{左扌右得去彳}括,辟室亦涂塈。众材疏以成,多薄所得寄。拾老归簇时,应无惭弃置。
城北江岸独行成此诗居人皆竹篱茅屋无壁可题归而书于此。宋代。李光。 散策江村路,柴门欲访谁。榕根盘古岸,藤菜蔓疏篱。未办游春屐,闲寻敌手棋。天涯随处好,莫作楚囚悲。
塞上。宋代。韦骧。 塞草游驹犊,边城夜不关。健儿心亦礼,老将没于閒。岂见兵符走,唯闻象贡还。从兹徐绩比,不得冢前山。
怀人五绝 其二。近现代。王季思。 六月松江记饮冰,解衣旁薄写黄庭。如今细雨春申路,多恐诗肠冷不胜。
湖嘴泛舟。清代。蒋春霖。 强逐东风覆酒杯,湖阴路折小舟回。微茫葭菼浮春气,寥落郊原见劫灰。细柳暗藏莺语密,长堤时听马声来。军书久盼淮西捷,日暮渔竿亦可哀。
秋怀八首,次覃孝方韵 其三。清代。丘逢甲。 王母云旗缥缈间,冥冥龙去枉髯攀。海中仙蚌流珠泪,天上寒鸦怨玉颜。往事已沦开宝史,故宫曾唱纥干山。剧怜未殉西陵葬,定策归来国老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