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比蓝田玉,含辉故有馀。乡人尊德义,世业重诗书。
渭水淹吟兴,莲峰对隐居。百年皆过隙,不泯羡芳誉。
赠尚书吕公挽诗 其一。唐代。杨士奇。 清比蓝田玉,含辉故有馀。乡人尊德义,世业重诗书。渭水淹吟兴,莲峰对隐居。百年皆过隙,不泯羡芳誉。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唐代。白居易。 忽忆郡南山顶上,昔时同醉是今辰。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风景不随宫相去,欢娱应逐使君新。江山宾客皆如旧,唯是当筵换主人。
和陈阜卿。唐代。王质。 雨花台下晚江秋,曾对斜阳倒玉舟。自断我当归吊屈,不应君亦未封留。异时兵里同悲喜,今日樽前再劝酬。怅望佳人云暮合,空遗别恨与汤休。
次韵孙兴宗梅花。宋代。王之道。 厌浥庭柯雨未乾,乍晴天气午犹寒。传来多谢新诗寄,接得翻愁病眼看。漫想素妆嫌粉涴,须怜青子着枝酸。和羹有日君知否,老大心肠只自宽。
送程郎中弟致仕 其二。明代。庄昶。 小程天地是谁传,明道先生想更贤。百尺竿头仍一步,莫将风月负伊川。
次韵李传道感事。宋代。张纲。 卧病何人为扫门,堕霜黄叶任缤纷。旋沽浊酒难禁醉,厌数孤砧远更闻。冉冉生涯飘似梦,悠悠心绪乱如云。几时得遂江湖去,野性终随鸥鹭群。
客子光阴,又还是、杏花阡陌。欹枕听、一窗夜雨,怎生禁得。银蜡痕消珠凤小,翠衾香冷文鸳拆。叹人生、时序百年心,萍踪迹。
声不断,楼头滴。行不住,街头屐。倩新来双燕,探晴消息。可煞东君多著意,柳丝染出西湖色。待牡丹、开处十分春,催寒食。
满江红·客子光阴。唐代。黄公绍。 客子光阴,又还是、杏花阡陌。欹枕听、一窗夜雨,怎生禁得。银蜡痕消珠凤小,翠衾香冷文鸳拆。叹人生、时序百年心,萍踪迹。声不断,楼头滴。行不住,街头屐。倩新来双燕,探晴消息。可煞东君多著意,柳丝染出西湖色。待牡丹、开处十分春,催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