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祠下杏花残,孤客维舟倚暮寒。相好相思不相见,满江风雨夜漫漫。
滞风雨采石有怀尹自道同知 其二。唐代。杨士奇。 谪仙祠下杏花残,孤客维舟倚暮寒。相好相思不相见,满江风雨夜漫漫。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赠刘升卿。宋代。刘才邵。 五季词格卑,一往遂不转。势如屋将摧,难用一木牵。国家复古初,出力赖诸彦。探元测天心,撷秀空芳甸。气质既雄浑,采章复葱茜。炳焉同三代,风雅追未变。旁收稗官说,笑䐑时一荐。岂将虾蚬盘,尽易鼎俎膳。后来失其源,多以怪相眩。观涛遗巨浸,爱此一沤漩。芝兰向芜没,萧艾方蔓延。顾岂无可观,致远恐非便。方今从雅道,英俊争就选。当有紫鸾音,一洗时禽啭。吾宗富清制,金璞饱镕鍊。高轩肯见临,大轴获初见。盈前森欲动,贪读不知倦。吴歈斗妍媚,楚些发哀怨。暗芳啼晓露,白月垂秋练。肃肃天庙仪,迟迟洞宫宴。建标凌倒景,胜气来酣战。古人用意处,窥闯应已遍。不然新诗中,安得众体见。从来绝妙处,经眼不容眴。歘起追其踪,险若挽飞电。岂容随俗好,展转就萦缠。公当英少年,笔力十分健。更期策高足,勿受尘泥溅。一朝奋馀勇,名埸谁敢擅。扬光云霓上,声价弥海县。方知掣鲸手,不足临渊羡。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 其二。宋代。魏了翁。 紫帏青伞杂旗旌,乌帽银挝从鼓钲。导哄略如州别驾,无人知是汉庭卿。
感怀。清代。牛焘。 久作无家客,旋为远宦人。飘零枯树赋,突兀露车尘。瘴冷鹃啼月,花蛮蝶怨春。最怜乡梦隔,把酒更伤神。
藤花得春字。金朝。冯延登。 白白红红委暗尘,苍藤次第着花新。龙蛇奋起三冬蛰,缨络分垂百尺身。见说紫云偏得意,不知翠幄巧藏春。斋厨晚甑清香满,未信侯门有八珍。
送赣士谒前赣侯杨东山。宋代。姚镛。 凝香句满空同石,静向东山卧白云。夫子自能明易学,众人谁解识玄文。空江短棹浮诗卷,别岸飞花扑练裙。到得带园春已过,煮茶应共竹间分。
元日贺裴都事朝回。元代。李材。 海上琼楼接五城,人间歌吹近蓬瀛。云移豹尾旌旗暖,日射螭头剑戟明。拜舞尽随仙仗入,退归遥听玉珂鸣。欣欣百草含春意,得傍东君暖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