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比屋东西住,静夜篝灯闻读书。南郡义方真有道,每惭衰倦百无如。
送杨昱归省 其二。唐代。杨士奇。 两家比屋东西住,静夜篝灯闻读书。南郡义方真有道,每惭衰倦百无如。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阆中作。宋代。陆游。 残年作客遍天崖,下马长亭便似家。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澹阆中花。襞牋授管相逢晚,理鬓熏衣一笑哗。俱是邯郸枕中梦,堕鞭不用忆京华。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唐代。陈子昂。 肃徒歌伐木,骛楫漾轻舟。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麇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
次韵方平见寄。宋代。释道潜。 黄花弄色近重阳,山果红梨迥得霜。节物撩人兴不浅,交情如子味何长。终期雾豹栖岩穴,且作宾鸿寄野塘。它日西湖能过我,胡麻供饭煮芹香。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唐代。李端。 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闲。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题李桐村冷泉待月图。清代。许乃普。 冷泉出危峰,亭中极幽敞。空翠落秋影,虚白涤尘想。恍疑仙人来,蹁跹曳鹤氅。笑揖图中人,赠以邛竹杖。飞泉不到处,松心自孤往。明月照吟襟,遥情挹秋爽。
送李宾学录赴襄阳别驾。明代。林文俊。 方城汉水今犹昔,旧事销磨一梦间。遗爱尚称羊叔子,清风犹说鹿门山。民穷赖汝勤安辑,俗薄凭谁力挽还。竹马欢迎何足羡,要看去日众号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