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佳丽隔江分,我昔登临倚半醺。瓜步帆樯天末见,竹西鼓吹月中闻。
高名自昔推扬一,健足他年失冀群。父老要知新太守,聪明慈爱汉冯君。
送冯原孝知扬州。唐代。王鏊。 东南佳丽隔江分,我昔登临倚半醺。瓜步帆樯天末见,竹西鼓吹月中闻。高名自昔推扬一,健足他年失冀群。父老要知新太守,聪明慈爱汉冯君。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李参政见招游龙鹤山归途有作。宋代。魏了翁。 乱涧穿云十里閒,好风吹袂出重出。潺潺流水半归壑,唧唧候虫皆闭关。兴念岁时惊变态,静观物化识加环。并溪的皪梅花树,已带明年春事还。
贺明朝。唐代。欧阳炯。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拈双凤金线¤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孤负春昼¤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九日登皋兰山作。清代。龚景瀚。 皋兰山,远在焉支之西千余里,金城城外安有此。隋人不学误题名,清秋九日策马来,登高远望赤雄哉。是非往迹何足问,对此茫茫且举杯。持螯饮酒歌慨慷,置身如在青天上。俯视秦川一气中,万里关河何莽苍。丈夫未得际风云,低头矮屋日论文。祭酒书生封侯相,功名何必三将军。四顾踌躇忽不乐,满目哀鸿在林薄。已费司农百万钱,诸君何以忧民瘼。南望况有欃与枪,洞庭两岸纷屯营。黄河之水滚滚从东去,安得挽入湖湘洗甲兵。
晏殊奉礼归宁。宋代。杨亿。 垂髫婉娈便能文,骥子兰筋迥不群。南国生刍人比玉,梁园修竹赋凌云。堵墙看试三公府,反哺知千万乘君。赐告归宁来别我,亭皋木叶正纷纷。
卿云四章 书所见也。明代。邱云霄。 卿云英英,出自方东。絪缊之组,昭回有融。君曰自帝,臣曰自君。上下攸格,无微不通。正直维弼,诡随无容。庶邦之庆,万姓之祯。卿云丽丽,东方自出。鞙其有长,矫如凤翼。天不爱宝,维帝成之。下民徂饥,我是用刺。璨璨天章,而莫可食。卿云皇皇,瞻言在南。载机载杼,天孙之将。绚其綵矣,在天之纲。望不可即,胡莫以裳。卿云其蔚,载瞻其瑞。缅彼有怀,我心如缕。下民孔艰,槁其穑事。维云变态,卷舒朝莫。载发其祥,好风好雨。今者之兆,来者之惠。
送宿州晁祖禹签判。宋代。饶节。 一见晁公子,雍容前辈风。规模俗吏外,步作古人中。环佩千官合,梯航九驿通。空虚循吏传,谁为荐诸公。
贺澹庵先生胡侍即新居落成二首。宋代。杨万里。 清庙欹斜一笑扶,归来四壁亦元无。可怜拙计输余子,住破僧房始结庐。三迳非遥人自远,万间不恶我何须。冥搜善颂终难好,贺厦真成燕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