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涧穿云十里閒,好风吹袂出重出。
潺潺流水半归壑,唧唧候虫皆闭关。
兴念岁时惊变态,静观物化识加环。
并溪的皪梅花树,已带明年春事还。
李参政见招游龙鹤山归途有作。唐代。魏了翁。 乱涧穿云十里閒,好风吹袂出重出。潺潺流水半归壑,唧唧候虫皆闭关。兴念岁时惊变态,静观物化识加环。并溪的皪梅花树,已带明年春事还。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宋显夫司业出乃兄诚夫尚书中秋五首并达兼善侍郎诗因次其韵 其三。元代。吴师道。 会稽太守出清朝,进逐扬镳过灞桥。想见相思浙江夜,月明酒醒卧闻箫。
到徐晚村点木{箔白换卑}三首。宋代。陈著。 □□□□□□□,出门犹有梦悠扬。五更风里秋初旺,十里湖边雨亦香。才出江头腥满市,却行潮脚淖濡裳。□□□□□□□,□□□□□□□。
新嘉坡杂诗十二首 其六。清代。黄遵宪。 纣绝阴天所,黎鞬善眩人。偶题木居士,便拜竹王神。飞蛊民头落,迎猫鬼眼瞋。一经簪笔问,语怪总非真。
客问。宋代。郭祥正。 来时麦未吐,今见秀盈畦。投阱还遭石,登云孰有梯。尔谗徒似锦,吾醉只如泥。行止无劳问,空山杜宇啼。
待月。宋代。欧阳澈。 停杯邀月宴华堂,苦恨山高阻兴狂。海峤岂能藏素魄,云衢终自布寒光。须臾帘捲银蟾影,次第樽浮桂子香。正好吹箫恰无月,姮娥应见我恓惶。
登慈云阁。宋代。陈著。 徜徉古梵宫,如坐画图中。峰碍半山日,阁来三面风。静观知物变,老话入僧空。莫讶搀门户,吾今已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