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扬雄宅,惟君数见过。家贫全简率,名薄共蹉跎。
暝色明河出,秋风落木多。一尊新市得,清浊试如何。
秋夕王潼谷度支见访 其二。唐代。李舜臣。 寂寞扬雄宅,惟君数见过。家贫全简率,名薄共蹉跎。暝色明河出,秋风落木多。一尊新市得,清浊试如何。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张文岳吏垣过雁门留酌山园因邀田御宿大参同集 其一。明代。孙传庭。 雨散阴初敛,园林夕意幽。披襟临水榭,蹑屐上山楼。客兴优登眺,主情洽挽留。数峰横宿翠,相对豁吟眸。
淅江归路杳。西南仰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平生吟啸。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语,更一点、残灯斜照。青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金朝。元好问。 淅江归路杳。西南仰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平生吟啸。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语,更一点、残灯斜照。青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入七里泷 其三。清代。钱载。 舵行逐峰转,屡转为逆风。峰峰当面起,隐隐疑水穷。来帆掠峰出,风力云气中。我船送柔橹,缓与江流东。浪花风斗激,绿散何迷濛。上瞻峰影仄,澹落阳光红。
黄金缕·拟司马槱赠妓。清代。黄之隽。 石竹罗裙幽露眼,携手青皋,许结春风伴。花雨路泥浑不管。草痕冉冉随之远。唱罢愁蛾颦处浅。羞记同心,松柏西陵短。翠烛照侬侬意软。一双归去江蟾晚。
春景 汉宫传蜡烛。宋代。刘辰翁。 寒食谁家烛,红香蜡更鲜。晶荧侯邸盛,日暮汉宫传。永巷花同闭,长门柳又眠。人间金谷火,天上蜜脾烟。食客三千履,皇恩四百年。回思诸葛井,流涕阵图边。
北窗。宋代。陆游。 北窗无俗物,三伏有余凉。玉麈消长日,风漪可一床。盏分新作茗,炉拨欲残香。却岸纱巾去,翛然野水傍。
寄颜经略羊酥。元代。贡师泰。 三山五月尚清寒,新滴羊酥冻玉柈。何物风流可相称,兔豪花瀹水龙团。
吴秀才赠水仙花赋谢 其一。清代。丘逢甲。 生花妙手夺春工,莫笑金银气太浓。网得西施肯相赠,风裳水佩出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