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庐山胜独寻,山山林壑带秋阴。微风夹路参差见,竟日娱人紫翠森。
稍讶飞轩行树杪,忽看削壁入云深。幽居谢尔为僧在,清磬时时物外心。
圆通寺。唐代。李舜臣。 百里庐山胜独寻,山山林壑带秋阴。微风夹路参差见,竟日娱人紫翠森。稍讶飞轩行树杪,忽看削壁入云深。幽居谢尔为僧在,清磬时时物外心。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八。明代。李应祯。 竹幽补堂坳,树古嵌坳缝。窦黑炊烟熏,坎平钟乳壅。盘盘栈道危,炜炜水泉动。
赠金山智公。明代。施渐。 四顾水皆绕,所居幽出尘。斋钟不到岸,渔火自来邻。心共寒潭彻,经翻贝叶新。住山知有道,一叩了无因。
甲辰书事二首。宋代。刘克庄。 往萌芽曼卿曾夺敕,后来同甫竟成名。草茅匹士谋身拙,槐棘诸公议法平。囚服若为探禹穴,明时定不血秦坑。何当拜舞鸡竿了,沽酒刲羊与压惊。
南省战船至吉安喜见官历。元代。郭钰。 干戈阻绝岁时迁,几向空山卜月圆。仍睹帝尧颁玉历,兼闻杨仆将楼船。旌旗日月临西楚,带砺山河拱北燕。赖有忠良扶社稷,愿闻筹策早安边。
八月十五日得旨先归驿骑在门复召还草诏十七日至桓州驿题壁。宋代。虞集。 乌桓东望天无际,祗有银蟾出海头。不得吹箫送清夜,禁城钟鼓度中秋。
喜储静夫考功自南京至。明代。吴宽。 与子三年别,长存耿耿思。偶来今日雨,又属暮春时。风度看逾好,功名喜未迟。吏曹能自署,应不数光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