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累日度车迟,正尔耽山处处奇。近寺看峰还剑似,穷幽积水到龙池。
泉飞直下三千丈,月出裁亏二八时。隐隐牛间应紫气,书台高卧露天滋。
宿开先寺。唐代。李舜臣。 山行累日度车迟,正尔耽山处处奇。近寺看峰还剑似,穷幽积水到龙池。泉飞直下三千丈,月出裁亏二八时。隐隐牛间应紫气,书台高卧露天滋。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四。明代。邹元标。 北望齐东眼欲穿,相传击壤独归田。河山摇动搴帷色,父老欢腾揽辔年。棣棣威仪今不减,棱棱丰骨尚依然。桃花未识朝天急,隔岸深深绾画船。
闻朱次公讣。明代。徐渭。 郢人岂易得,卤莽宋元君。肘木今抽墓,鼻蝇谁受斤。与侬元契阔,于器亦莸薰。何事闻朝讣,踟蹰到夕曛。
碧溪。明代。顾璘。 落落高梧阴,俯瞰寒流碧。微云过疏雨,秋容淡无迹。鱼游绿藻晴,鸟下青芜夕。兴至每垂纶,歌罢还岸帻。渔父两三人,时来共争席。
道士彭玄明归三茆。元代。卢琦。 道人家住湘江曲,清夜月明摇佩环。出门倒拄九节杖,辞家却入三茅山。开笼放鹤横江去,持钵降龙布雨还。拟共临风吹铁笛,青松白石往来间。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其四十五。宋代。释绍嵩。 岸树低攲一雪馀,此花风韵更清姝。江亭独倚栏干处,日影描窗作画图。
春日。宋代。真山民。 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心空诸妄息,身老万缘轻。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