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著老莱衣,非欢昼锦归。师筵新礼乐,帝幄旧恩晖。
路入黄花满,樯随彩雾飞。三年高义在,复尔恋依依。
送伦彦式祭酒奉其太夫人归养南海。唐代。李舜臣。 君著老莱衣,非欢昼锦归。师筵新礼乐,帝幄旧恩晖。路入黄花满,樯随彩雾飞。三年高义在,复尔恋依依。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游岳麓宫抱黄洞。宋代。刘子澄。 连天七十二云屏,真境先于翠麓呈。洞发金光丹气结,泉疏乳白玉华生。江心雁影重临字,谷口禽呼自答名。閒步不教方外觉,破烟双鹤已来迎。
铜雀台。清代。敖册贤。 英雄割据定三分,怅望漳南剩暮云。一角河山输晋武,千秋心事托周文。荒台故伎犹思主,治世能臣转惜君。谁上西陵诵遗碣,可曾官署汉将军。
赠林元培进士。明代。韩上桂。 金陵十月天始寒,北风猎猎野草乾。主人酌酒满千石,座列吴姬气若兰。频飞大白不知数,歌声缥缈疏帘度。满堂宾客醉欲狂,惟君与我醒相顾。君是璠玙白玉姿,连城鬻售正当时。予虽败缺不可用,犹欲含光窃自奇。相与剧谈几夜半,银河渐落奎壁焕。十年郁结为君开,三尺龙泉待君看。世事穷通何足论,丈夫树立岂无门。杯盘狼藉客且散,彼此寸心私自扪。
送少司空韩信山致仕归东鲁。明代。湛若水。 鲁有柳下圣,士师亦三黜。直道古难容,焉往而不屈。送君江水东,正是开笼日。羁鸟得旧林,安能顾俦匹。若过展禽祠,为我一拜之。身屈道弥尊,千秋映馀辉。
胡长文给事挽诗。宋代。蔡戡。 中庸天下有胡公,儒者端宜给事中。华国高文推大手,回天谠论罄孤忠。晨班玉筍人何在,夜赐金莲事已空。惆怅故园招隐地,唯余猿鹤怨西风。
朝中措(改欧阳修词)。。都下妓。 屏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庭前桃李,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宰相,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不须年少,尊前看取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