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能文者,明时复陆机。偶逢章水上,已拂早春衣。
啼鸟晴相和,归云晚竞飞。倾都人正惜,君去掩山扉。
送陆副使罢归吴江。唐代。李舜臣。 吴下能文者,明时复陆机。偶逢章水上,已拂早春衣。啼鸟晴相和,归云晚竞飞。倾都人正惜,君去掩山扉。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秋夜感怀柬石末公申之。明代。刘基。 不寐知夜长,起视天宇阔。散漫草上风,朦胧云间月。寒禽鸣疏树,黄叶堕阶闼。俯仰观群物,惆怅不敢发。谁云蝼蚁壤,能使泰山幰。苍鹰铩六翮,狡兔营三窟。何当威弧正,王旅得肆伐。箘簵捴虽微材,尚可施羽筈。岂意风浪舟,心犹隔胡越。士生非金玉,有足难自达。周嫠不恤纬,楚放常怀阙。平生葵藿情,忍与霜露歇。玄冰胶坤轴,非君孰能斡?申章匪繁辞,悲愤不可遏。
解连环 弈用片玉词韵。清代。陈维崧。 滆湖栖托。面荷塘杳霭,柳阴绵邈。有一带、海素笼窗,恰临水倍明,比烟尤薄。昼困心慵,便弦上、懒调郭索。且呼朋坐稳,留客手谈,聊代行药。花阴半庭阒若。渐局中争劫,枰上侵角。静觉一派蝉声,将残燠馀炎,耳畔销却。烂了樵柯,怕又谢、蓬莱桃萼。悄无人、万松沸处,微闻子落。
送颜廷愉将军料兵海坛山。明代。徐熥。 少年初建节,走马向孤城。蜃气云中市,狼烟海上营。晓霜明雪戟,夜月捲霓旌。幕府防秋急,看君独请缨。
鲤湖纪游十首和先辈龚司训韵 其八。明代。黄仲昭。 寒流几派泻层湍,声撼长空去不还。夜半忽惊清梦觉,却疑风雨响琅玕。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荻蒲。宋代。苏轼。 雨折霜干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月明小艇湖边宿,便是江南鹦鹉洲。
城南访张恕。宋代。苏辙。 事似棼丝拨不开,秋随脱叶暗相催。城南绿野宜幽步,水北红尘漫作堆。赤枣青瓜报丰熟,黄鸡白酒劝徘徊。此中真有醇风在,一亩何年劚草莱?斋
警跸遥闻出楚山,奋飞直欲诣行间。荒墩木叶谁家戍?浅水芦花何处关?
未得星驰追御宿,只凭露布涴愁颜。腐儒错莫从人笑,迟暮犹论耿邓班。
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 其五。清代。钱谦益。 警跸遥闻出楚山,奋飞直欲诣行间。荒墩木叶谁家戍?浅水芦花何处关?未得星驰追御宿,只凭露布涴愁颜。腐儒错莫从人笑,迟暮犹论耿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