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道仍开卧辙馀,倾都惆怅意何如。太丘有子真惟肖,嵩岳生申果不虚。
眼见淳风还畏垒,心惭通德表岩居。野夫未有酬知日,一卷中牟传可书。
送贺使君。唐代。董其昌。 祖道仍开卧辙馀,倾都惆怅意何如。太丘有子真惟肖,嵩岳生申果不虚。眼见淳风还畏垒,心惭通德表岩居。野夫未有酬知日,一卷中牟传可书。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送贾西伯。元代。丁复。 西风苜蓿花,南客又移家。此道宁无用,吾生未有涯。峰青宜雾日,潮白逆江沙。犹忆南楼夜,吹箫度岁华。
远愁曲。唐代。孟郊。 飘飖何所从,遗冢行未逢。东西不见人,哭向青青松。此地有时尽,此哀无处容。声翻太白云,泪洗蓝田峰。水涉七八曲,山登千万重。愿邀玄夜月,出视白日踪。
宿吉先之学古堂。宋代。李之仪。 停骖假馆雪初晴,学古堂中气象新。多谢故人无弃我,一炉软火煖如春。
灵隐路上 其一。明代。袁宏道。 柳缕时常罥,花溪不断飞。因寻涧底水,忽过树傍扉。面熟逢僧问,心闲数客归。沿流多石趾,尽可作渔矶。
次钱子贞苏门感怀。元代。郭奎。 燕支木叶落,卢龙秋色来。空闺有思妇,清夜悲且哀。锦书为君寄,宝镜谁敢开。膏沐不复容,绿发栖浮埃。团团皎月辉,照彼单于台。驰心在万里,出户聊裴回。
谢侃老惠乳糕。宋代。袁说友。 多病柘浆酒,閒愁梅雨天。婆娑清梦断,剥啄好音传。怜我虀盐薄,从渠乳酪鲜。莫嗟闻道晚,著意问师禅。
诗庄。元代。吴当。 诗人自昔身多穷,云是身穷诗乃工。太白飘零一杯酒,杜陵茅屋随秋风。君庄采菽不盈掬,仅有新诗千万幅。饥来一字不堪煮,犹是逢人索珠玉。年少执戟称卫郎,软裘快马双明珰。驱驰玉事出奉诏,西拂弱水东扶桑。龙光南去冲牛斗,含香曾到扶胥口。云边晓挂洞庭帆,花时夜醉长沙酒。人间曾见墨淋漓,当时采笔生光辉。千金散尽不自惜,囊中惟喜有新诗。嗟予岂是能吟者,秋月春花浑漫写。故园菊松已荒芜,两鬓萧萧雪盈把。君不见相如作赋家四壁,子云草玄宅一区。君庄风月固有馀,不知身世贫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