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朝半九十,岂曰日迟迟。屈指数迷误,虽悔安可追。
挈眷远坟墓,就食韩江涯。岁杪隔团圞,倚闾慰何时。
书来报幼子,思爷食不肥。况念居与行,豫为新岁悲。
堂堂岁弃我,弃我亦何辞。汝年已非壮,又增慈母衰。
松江舟中守岁 其二。唐代。包世臣。 诘朝半九十,岂曰日迟迟。屈指数迷误,虽悔安可追。挈眷远坟墓,就食韩江涯。岁杪隔团圞,倚闾慰何时。书来报幼子,思爷食不肥。况念居与行,豫为新岁悲。堂堂岁弃我,弃我亦何辞。汝年已非壮,又增慈母衰。
包世臣(1775一1855),男,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包世臣乃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二十九世孙。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 ...
包世臣。 包世臣(1775一1855),男,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包世臣乃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二十九世孙。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
患足行。明代。管讷。 晚朝骑马归,风雨忽萧瑟。中涂虽泥泞,马稳幸无失。到家下马灯火明,妻子见我欢相迎。开筵举酒饮未已,刁斗城头敲二更。我因良马蒙君赐,长恐官奴疏喂饲。寒槽刍粟夜频看,恩极那能有全寐。促灯下堂催上刍,泥滑失脚嗔人扶。苍黄不知骨已折,始信人间无坦途。乌乎生死固有时,祸福岂无命。塞翁塞翁勿复论,卧看杨花风不定。
次韵杨丈夜寒直舍 其一。宋代。陈渊。 天寒官舍转骚骚,败壁饥虫永夜号。应对短檠呵冻手,只将长卷扫冰毫。官游久矣空环辙,生事萧然孰载醪。亦有从前经国意,拔贤人或望山涛。
旅兴。明代。郑学醇。 怪得倦游人,年年客此身。催颜羞揽镜,生事欲垂纶。裋褐穷犹恋,寒灯夜独亲。落花兼细草,愁见异乡春。
十方庵。清代。缪徵甲。 朔风吹尽回阳春,景星卿云天运新。宇宙虽大无所托,托于方外来江滨。江滨说法机滚滚,十方谛听悟性真。有时下座忽大恸,旁观太息师前因。师曾琼林啖绫饼,师曾铁面弹阁臣。师曾执法劾中使,师曾谪戍随风尘。师曾南朝却徵召,不与马阮同搢绅。师曾浮海护少主,归路误触飞龙鳞。崖山舟溺国安在,芒鞋破衲馀孤身。孝陵岁岁哭寒食,一盂麦饭谁招魂。闻说江南访遗逸,出山泉水清且沦。微臣不及攀龙去,梵偈钟声泪满巾。
登北固山。清代。王曜升。 雄峰高枕瓮城斜,有客登临送晚霞。水气暗吞山顶寺,江云遥护海门沙。天低雁鹜来千里,地迥星河落万家。指点旧朝形胜在,吹愁何处起悲笳?
熙老拉泰叔同伴山行由马溪寺攀跻险绝历龙洞。宋代。程公许。 夫携罗汉洞前去,谁信上强天地宽。涧水翻成千偈快,岭云肯放一尘干。倚岩庵好无僧住,积石潭深照影寒。归对双峰看月吐,薇花浴露色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