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午日昃影,索震月生魄。人生抱冲和,一如受采白。
着言周德者,岁寒知松柏。大夫与役人,逸劳頖夕夕。
畔草逐风偃,弓角及春液。不见郭山颠,垆鼎余藓石。
谁怜散豆姬,徒悲化鼋客。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七。唐代。包世臣。 卓午日昃影,索震月生魄。人生抱冲和,一如受采白。着言周德者,岁寒知松柏。大夫与役人,逸劳頖夕夕。畔草逐风偃,弓角及春液。不见郭山颠,垆鼎余藓石。谁怜散豆姬,徒悲化鼋客。
包世臣(1775一1855),男,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包世臣乃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二十九世孙。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 ...
包世臣。 包世臣(1775一1855),男,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包世臣乃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二十九世孙。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
寄刘侍御。唐代。贾岛。 衣多苔藓痕,犹拟更趋门。自夏虽无病,经秋不过原。积泉留岱鸟,叠岫隔巴猿。琴月西斋集,如今岂复言。
游灵隐寺遂蹑韬光径小憩金莲池上。清代。祖之望。 侵晨陟岩扃,莽莽深雾亘。冥踏身渐高,薄曦辨樵径。登顿不知遥,盘折非一磴。丘壑堕渺茫,林木纷䒌靘。繁若雨露滋,余泣珠光凝。到寺倏晶明,入门发高兴。何处峰飞来,俨从地底迸。嵌空构虚无,劖刻孰梯隥。洞府罗精灵,纵横庋几凳。下坠忧欹倾,上支虑蹭蹬。根留太古云,胎出鸿濛孕。石髓胶不流,寒浆绕其胫。遂令静者心,悠然惬清听。相与游精蓝,禅悦方出定。称诗略上口,事佛信匪佞。出示香光书,云栖可互证。沿缘得幽蹊,决计还揽胜。野竹凌青霄,红叶缀丹磴。曲笕细通流,修坂履移墱。足急漫重茧,腰折乃类磬。堪笑血肉躯,呕哕吐饾饤。濯以清泠泉,坐来冰雪莹。扪萝读藓碑,观鱼对水镜。一杯候火茶,两腋清风净。愧分伊蒲供,曾无怪石赠。趣永澹忘归,登舟日将暝。扬帆别山灵,后约庶可订。
进和御制幸池诗。宋代。王安中。 神霄玉阙敞黎明,芝盖雕舆下穆清。风挟龙舟横太液,人从鳌背上东瀛。赭黄袍接天光近,鸭绿波摇槛影平。持橐此时陪燕豫,岸花汀草共欣荣。
君忍为白沙门人倪圣祥作。明代。庄昶。 世事百年谁适意,须君空洞一毫无。白沙门地皆沧海,莫下长江问老夫。
题寒梅冻雀图。唐代。王翰。 冰肌翠袖淡无痕,照影罗浮江上村。霜鸟寒蜂解清意,徘徊风月欲黄昏。
秦笛仙赴岳州两梦见之。清代。周体观。 薄暮轻为别,扁舟去渺然。干戈南国外,雨雪大江边。信宿行应远,登楼望独悬。春来能几日,客梦益相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