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家毕竟居山好,石室茆茨养病身。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
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客间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山居三首 其一。唐代。释守卓。 僧家毕竟居山好,石室茆茨养病身。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客间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题墨菊 其二。明代。郑真。 纷纷桃李若为容,篱落秋深晚色重。山月暗时人不寐,墨香何似菊香浓。
六十自述四首 其四。清代。章钟亮。 门户支持汔小安,弟兄羁旅迫饥寒。不求官俸还山易,欲报亲恩表墓难。积善儿孙留好样,长斋妻女劝加餐。重将花甲挨年数,八百彭篯指一弹。
鲜于谏议挽词三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左蜀称多彦,唯公第一流。青蒲曾悟主,白首未封侯。名节传千古,英灵掩一丘。平生僚友分,怀想涕难收。
冬晚。宋代。张侃。 冬晴日暖如春天,墨云忽过雨生寒。定飞柳絮呈农瑞,未放梅花到酒樽。历尾无多更旧岁,笔端不韵祇陈言。须臾刮地风声壮,吹折南墙老竹根。
滴滴金 四月廿九,谢志邸莲舫主人见惠鲜枇杷。清代。顾太清。 初晴快雨垂帘坐。忽朱邸、颁珍果。案头细细自开封,是枇杷些个。清芬滋味黄金颗。慢奇擎、莫教破。不尝此味已多年,谢主人怜我。
单推官厅前双桐咏。唐代。李端。 封植因高兴,孤贞契素期。由来得地早,何事结花迟。叶重凝烟后,条寒过雨时。还同李家树,争赋角弓诗。
陈州刺史寄鹤。唐代。薛能。 临风高视耸奇形,渡海冲天想尽经。因得羽仪来合浦,便无魂梦去华亭。春飞见境乘桴切,夜唳闻时醉枕醒。南守欲知多少重,抚毛千万唤丁丁。
故陈提举虞山湖园有感 其二。明代。王世贞。 尊前春事竞争新,忽忆陈王句里人。屈指古今行乐处,祇应唯有片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