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施何如法施均,绿杨青草几番春。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
送诸方行化 其七。唐代。释守卓。 食施何如法施均,绿杨青草几番春。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次韵元舆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霜雪萧然满鬓须,平生忧患更无如。强倾浊酒消尘事,每见荒榛忆旧居。倦鸟久摧千里翼,故人频枉数行书。城头高阁何时到,多在三春细雨馀。
空翠亭。清代。王念孙。 我游空翠亭,遂蹑空翠窟。仄处迷向背,昼光寒不入。高壁散长风,到面作飞雪。积阴带江声,冷中石骨裂。钩络枯藤幽,剥啄古扉缺。虚寺钟一声,客魂堕泬。尘氛此俱隔,惟有仙气结。愿得托茅茨,终焉养疏拙。
八日五日雨。宋代。赵蕃。 小雨新凉进,遥山翠霭分。稻粱先告病,粟麦晚收勋。助尔农人喜,嗟余课子勤。跨驴穷有相,琢句老无闻。
登李白酒楼。元代。何中。 当时谪仙人,四海蜚英声。偶然此一醉,遂有无穷名。叔世尊放旷,中度翻为轻。颓波浩难返,忧思谁能平。
醉笔。宋代。刘克庄。 无复戴花能起舞,有时逢曲尚流涎。年龄绛县老人长,交友青州从事贤。司业送钱真爱我,侍郎取榼亦欣然。吾诗浅易聊陶写,不似渊明述酒篇。
泣别 其四。清代。孙原湘。 深闺从未涉关河,送上扁舟恨若何。忍泪翻将词劝慰,耐心须保体安和。相看每觉消魂尽,屡见原愁折福多。暂别留些缘分在,镜台他日细消磨。
寄元龄弟五首。宋代。裘万顷。 莫怪穷年不入州,载书前已会盟鸥。市朝毕竟多尘事,且傍溪山静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