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一钱行赠林茂之。清代。汪楫。 前朝万历之八载,茂之林叟生闽海。三十名高走京洛,六十国亡遭冻馁。钟山踯躅几春秋?那有酒钱悬杖头。屈指今年八十五,春风重醉扬州醑。读我诗篇忽失声,老泪纵横不成雨。为言昔曾买藜藿,手持一钱人错愕。方嗟旧物不逢时,又遇孙儿索买梨。市上孩童都不顾,老夫心苦傍人嗤。一片青铜何地置,廿载殷勤系左臂。陆离仿佛五铢光,笔划分明万历字。座客传看尽黯然,还将一缕为君穿。且共开颜倾浊酿,不须滴泪忆当年。
霅溪徐山人 其一。明代。李攀龙。 风尘馀鬓发,天地此栖迟。不问家人产,宁求国士知。门无荷蒉过,邻有灌园期。得道凭乌几,藏名号鹿皮。
次韵丫山梦谈玄。明代。黄衷。 微名尘外弃如违,静觉风花款款飞。种柳有时同靖节,著书无意拟韩非。出郊长爱逢农暇,问齿相将到古稀。真诀只从真想得,观端栖寂谩深祈。
好事近。元代。刘秉忠。 酒醒梦回时,小鼎串烟初灭。留得瘦梅疏竹,弄窗间素月。起来幽绪转清幽,幽处更难说。一曲竹枝歌罢,满襟怀冰雪。
悯灾歌。明代。李梦阳。 火之发兮,城南暮。飞城入兮,势冲砻急。风逆不反,我心怛兮怫兮。汨兮安得术,噀尔灭兮。省之火,自门徂堂,烧两廊兮。彼何栖者,裂栋爆瓦。天为赭兮,烟喷喷海涌照四野兮。嗟何鸟声,怪而赤焰,翔而不下兮。
山庵夜宿呈深居先生。宋代。张绍文。 松迳转幽密,一程深一程。涛声在平地,月色正三更。僧定欲唤起,鹤眠频梦惊。晓来真富贵,露叶缀珠璎。
途次遇雨和丘德高。宋代。释绍嵩。 白苇黄茅路四通,芙蓉憔悴菊垂丛。川原缭绕浮云外,楼阁朦胧细雨中。蔽野吞村飘不住,重山复水去无穷。丘郎蜡屐能从我,一任此身同转蓬。
庆同年潘提学应昌寿。明代。黄仲昭。 留鹤先生百夫特,未老悬车归故国。兴来草圣追钟王,醉后新诗迈元白。况复堂前春意赊,紫荆灼灼开繁花。天恩汪洋殊未已,寿域浩荡仍无涯。季夏尧蓂生七叶,先生岁已周花甲。常疑宿酒上苍颜,未许新霜点玄发。年年此日寿筵开,满堂歌鼓喧如雷。门外宾朋集珠履,膝前孙子倾金罍。季方薇垣久为客,目断乡山海天碧。幸因嵩祝上京华,得遂昼游话胸臆。天台之山凌九天,临海之水涵百川。开山种秫酿海水,直蕲山水俱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