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唐代。杨凝。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杨凝。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周文焕致槐栽十二本列植道南美而且巨不日成阴矣诗以谢之庚午正月望日 其二。明代。顾清。 蜀江桤木三年大,魏国槐阴四海平。先遣黄花劝秋驾,老夫还此听音声。
寿春郡王阁春帖子。宋代。夏竦。 日上苑梅凝素艳,雪晴宫柳弄青条。已观寿土封东国,即看怀金奉内朝。
法吏。元代。杨维桢。 民有杀长吏,于理大悖之。仁人根所自,吏德久已离。击之柱后法,辇火救焚辎。彼哉汉儒论,残贼忧软罢。愿言敷国惠,以膏残民痍。
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以诗送将官梁交且。宋代。苏轼。 惠丽知君月下见倾城,破恨悬知酒有兵。老守无何惟日饮,将军竞病自诗鸣。花枝不共秋欹帽,笔阵空来夜斫营。爱惜微官将底用,他年只好写铭旌。
寄迹效人吟 其一。清代。沈光文。 不道十馀载,犹然若故时。因人作事缓,连我信天疑。燕雁春秋易,沧桑日月迟。为兴靡骋感,且滞水之湄。
白紵歌。宋代。滕岑。 白紵舞女杨花轻,玉笙学得悲风鸣。烂然繁星上华檠,凉苑夜宴风气清。美人酒半妆脸明,宝钗绾髻歌欲倾。良宵人人愿君醉,岂问遍谁得君意,君其欢娱至万岁。
寄太白李山人。宋代。林逋。 颜如童子发如黳,卜筑深当太白西。身上祇衣粗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鹍鹏懒击三千水,龙虎闲封六一泥。几度枕肱人迹外,半窗松雪论天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