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仙扃本不关,凡踪长堕世尘间。
胜游得得今须遍,俗驾迟迟肯遽还。
绝巘晨光收雨脚,群峰春色亸烟鬟。
感通珍重神灵意,诗思虽荒讵敢悭。
再用前二诗韵。唐代。王之望。 洞府仙扃本不关,凡踪长堕世尘间。胜游得得今须遍,俗驾迟迟肯遽还。绝巘晨光收雨脚,群峰春色亸烟鬟。感通珍重神灵意,诗思虽荒讵敢悭。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被檄再至扬州制司驿亭有题诗讥予和事不成者云来往二年无一事青山也解笑行人因为解嘲。金朝。王渥。 二年奔走道途间,知被青山笑往还。只向江南南岸老,行人应更笑青山。
为彭积甫题熙春堂。宋代。王之道。 似闻伐石旋诛茅,已见高堂荫乐郊。百里湖山供眼界,满城桃李动春梢。寒梅过尽看成实,乳燕飞来欲定巢。何日登临閒信马,路边人复少年嘲。
送李际可婺源州学正。元代。方回。 星源初建郡,芹泮视诸侯。前序联官长,公堂纠士流。彦章陆贽作,元晦孟轲俦。遗帙三年饱,畲租少莫忧。
端午帖子 其二。宋代。赵彦若。 扬子江中百炼金,宝奁疑是月华沉。争如圣后无私鉴,明照人间万善心。
次韵曹功显都承赏梅。宋代。洪适。 纷纷凡卉怯严冬,独有清姿对雪中。拂幌更宜妆妩媚,巡檐谁惮履穿空。南来未见传声使,东望方思避俗翁。闻道联镳得幽趣,无因同醉玉堂东。
浯亭望横山。宋代。游九功。 峨峨岸东山,躣来势奔虬。横约一溪水,抱邑止复流。近郭看逾好,向望此其尤。翠展曲屏宽,一目千里收。此山此水水,我歌我来游。知不市声杂,亦忘溪上幽。方将解其缚,于焉我何求。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闾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
认群峰,寻四塔,尘烟横。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画阑拍,飞雁两三声。
水调歌头(姑苏台)。宋代。张鎡。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闾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认群峰,寻四塔,尘烟横。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画阑拍,飞雁两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