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心随处验,舜乐切身看。春味注胸臆,秋河悬笔端。
胡为铁研弊,才脱纻袍酸。天匪梦梦者,吾于由也观。
峨眉主簿乐。唐代。魏了翁。 尹心随处验,舜乐切身看。春味注胸臆,秋河悬笔端。胡为铁研弊,才脱纻袍酸。天匪梦梦者,吾于由也观。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鸟名诗。南北朝。萧绎。 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晨凫移去舸,飞燕动归桡。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复闻朱鹭曲,钲管杂回潮。
满拟。清代。叶元阶。 满拟繁花照眼红,卷帘晓雾忽濛濛。亦知簧舌惭春鸟,偏有冰心语夏虫。莲叶待舒仍怯雨,蕉阴微展已知风。寻常物理看何尽,枉说江郎赋恨工。
郊墅杂赋。明代。高启。 江水舍西东,邻家是钓翁。路痕深草没,井脉暗潮通。篱隔蔬边雨,门开竹下风。不因时卖畚,何事入城中。
【正宫】菩萨蛮。元代。侯正卿。 寄中寄情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月照庭】半纸功名,断送关山。云渺渺,草凄凄。小楼风,重门月,应盼人归。归心急,去路迷。【喜春来】家书端可驱邪祟,乡梦真堪疗客饥。眼前百事与心违,不投机,除赖酒支持。【高过金盏儿】举金杯,倒金杯,金杯未倒心先醉,酒醒时候更凄凄。情似织,招揽下相思无尽期,告他谁?【牡丹春】忽听楼头更漏催,别凤又孤栖。暂朦胧枕上重欢会,梦惊回,又是一别离。【醉高歌】客窗夜永岑寂,有多少孤眠况味。欲修锦字凭谁寄?报与些凄凉事实。【尾】披衣强拈纸与笔,奈心绪烦多书万一。欲向芳卿行诉些憔悴,笔尖头陶写哀情,纸面上敷陈怨气。待写个平安字样,都是俺虚脾拍塞。一封愁信息,向银台畔读不去也伤悲。蜡炬行明知人情意,也垂下数行红泪。
和常父寄经父。宋代。孔平仲。 候得早潮来,江边风又起。钱塘与海接,浩渺无涯涘。长鲸呼鳄鱼,蛟龙正掉尾。岂惟波浪声,号泣半溺鬼。临流不敢渡,寻尺如千里。侥幸亦可往,无力触万死。萧然古山根,客棹于此舣。吴亭明可数,游观信为美。安敢慕纷华,而不重行止。回首卧龙居,想在青云里。相思寂莫晚,谁伴西楼倚。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宋代。司马光。 玉漏声残金殿开,乘舆清跸问安来。尽将草木欣欣意,同与新春人寿杯。
雨夜不寐观壁间所张魏郑公砥柱铭。宋代。陆游。 疾风三日横吹雨,竹倒荷倾可怜汝。空堂无人夜向中,卧看床前烛花吐。壮怀耿耿谁与论,榰床老龟不能语。世间岂无一好汉,叱吒喑呜气吞虏。壁间三丈砥柱铭,贞观太平如更睹。何当鼓吹渡河津,下马观碑驰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