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谨将醉眼著繁边。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
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满空明月四垂天。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
临江仙(与同官饮于海棠花下,烧烛照花即席赋)。唐代。魏了翁。 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谨将醉眼著繁边。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满空明月四垂天。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送何乔仲赴阙四首 其一。明代。黎民表。 招摇有桂树,结根南海湄。蒙茏度霜霰,皎洁常不移。以兹孤直性,贡之白玉墀。春风被兰茝,荣耀同一时。虽有艳阳质,比君璚树枝。明堂备榱桷,海寓瞻巍巍。丹青洵云美,玄素岂所睽。无言愧桃李,幸得仰容辉。
盗发亚父冢。宋代。虞集。 盗发亚父冢,宝剑实累之。冢开宝气尽,狱吏书盗辞。盗言惟见宝,宁知亚父谁?项王不相信,弟子遂舆尸。黄肠下深锢,千岁复何为。大河绕城东,落日在城西。过客立城下,踟蹰望安期。朱光出东海,高台迎赫曦。六龙献阳燧,九凤保金支。鍊丹轩辕鼎,濯景昆崙池。拜赐冰玉佩,玄洲共遨嬉。
次元善喜雨韵。元代。岑安卿。 石燕拂云杪,河鱼落檐前。天公半月雨,下土舒忧湔。槁壤蚓发唱,素壁蜗留涎。禾蔬郁嘉秀,乐彼田与园。既无沟壑虞,体受期归全。插架有遗轴,足以消馀年。
驱马。宋代。张耒。 骎骎驱马去,秋晚思悠哉。日暖禾黍熟,霜晴鸿雁来。晚篁经雨出,幽菊犯寒开。官冷无拘束,寻山首易回。
还都道中诗三首 其二。南北朝。鲍照。 风急讯湾浦,装高偃樯舳。夕听江上波,远极千里目。寒律惊穷蹊,爽气起乔木。隐隐日没岫,瑟瑟风发谷。鸟还暮林喧,潮上水结洑。夜分霜下凄,悲端出遥陆。愁来攒人怀,羁心苦独宿。
层林烟霁,巨壁天半,鸿飞无路。云断处、两山之间,十万琅玕环翠羽。转秀谷、枕萍花汀溆。短柳疏篱向暮。看卧垄牛归,横舟人去,平芜鸥鹭。
并游不见鞭鸾侣。只僧前、松子随步。回径险、凌风遐想,小憩清泉欹茂树。正笋蕨、过如苏新雨。矶下游鱼可数。纵窈窕、云关长启,寂寂谁争子所。
三段子(次韵苏粹中寄咏筠庄)。宋代。李弥逊。 层林烟霁,巨壁天半,鸿飞无路。云断处、两山之间,十万琅玕环翠羽。转秀谷、枕萍花汀溆。短柳疏篱向暮。看卧垄牛归,横舟人去,平芜鸥鹭。并游不见鞭鸾侣。只僧前、松子随步。回径险、凌风遐想,小憩清泉欹茂树。正笋蕨、过如苏新雨。矶下游鱼可数。纵窈窕、云关长启,寂寂谁争子所。世上丹毂朱缨,春梦觉、南柯何许。况荣枯无定,中有欢离愁聚。尽笑我、诧盘中趣。为续昌黎赋。会有人,秣马膏车,相属一尊清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