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谓支山险,此山能几何。崎嵚十年梦,知历几蹉跎。
和史少庄登山韵三首 其三。唐代。魏了翁。 毋谓支山险,此山能几何。崎嵚十年梦,知历几蹉跎。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游丹砂寺。清代。陈周礼。 几曲横塘路,寻游到上方。侵阶芳草绿,落壁燕泥香。佛貌依山古,钟声带月长。名心此俱寂,幽兴托空王。
闻王嘉叟讣报有作。宋代。陆游。 呜呼嘉叟今信死,哭君寝门泪如水。我初入都不妄交,倾倒如君数人耳。笼灯蹋雪夜相过,剧论悬河骇邻里。地炉燔栗美刍豢,石鼎烹茶当醪醴。上书去国何勇决,作诗送君犹壮伟。十年偶复过都门,君方草制西垣里。鬓须班白面骨生,心颇疑君遽如此。西来例不候达官,每欲寄声中辄止。只鸡絮酒纵有时,双鱼素书长已矣。生前客屦纷满户,身後人情薄於纸。悬知海内莆阳公,独念遗孤为经纪。
咏雪效时体 其四。元代。李延兴。 留客同倾北海樽,疾风吹霰落纷纷。虚轩夜气浮书润,迥野春声隔树闻。密洒南楼清护月,横堆西岭白连云。呼童閒埽长松径,几片飞来乱鹤群。
偕献吉自京回通马上联句。明代。叶元玉。 霭霭林光雨霁初,乾坤着眼一尘无。归云渡水春涵影,醉面便风晓出都。乳燕教雏娇欲堕,远山当马翠如扶。十年来去通州路,惭愧山间破衲徒。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 其五。。金幼孜。 天际三山海上移,午门雪霁彩云垂。侍臣朝罢亲承旨,今夜元宵许进诗。
湖面。宋代。陈昂。 湖面初秋色,清如镜里清。潮来飞白鹭,烟至织黄莺。虹学美人出,风为少女行。此间尘不到,身世两忘情。
再游径山。宋代。苏轼。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卧呼不觉。觉来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古语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荦确。含晖亭上望东溟,凌霄峰头挹南岳。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长圆无晦朔。山有白云峰、明月庵。冢上鸡鸣犹忆钦,山前凤舞远征璞。雪窗驯兔元不死,烟岭孤猿苦难捉。従来白足傲死生,不怕黄巾把刀槊。榻上双痕凛然在,剑头一吷何须角。以上皆山中故事。嗟我昏顽晚闻道,与世龃龉空多学。灵水先除眼界花,龙井水洗眼有效。清诗为洗心源浊。骚人未要逃竞病,禅老但喜闻剥啄。此生更得几回来,従今有暇无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