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年彊健客,求余判断二苏诗。年来点检室中事,问着邻家总不知。
题赵昌父太社寄桃源何道士。唐代。魏了翁。 八十六年彊健客,求余判断二苏诗。年来点检室中事,问着邻家总不知。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古乐府 东门行。魏晋。张载。 古风出东门,我行乐巾綦。今歌东门行,牵衣强留甘餔糜。仗剑去,忽如遗,时清君去予心哀。
望官道。清代。张印。 墙外即官道,秋高偶纵视。荒荒草半焦,兀兀寒烟起。前头谁家坟,白杨挂钱纸。我亦有先垄,我亦为人子。潼关咫尺地,春秋不一祀。望望落日斜,霜叶连山紫。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宋代。苏辙。 德美锺岐嶷,荣华倍感伤。一时朝野恨,百世本支长。出祖悲无憾,因山俭有光。他年过嵩洛,望拜裕陵旁。
风怀。两汉。刘雄。 蕙兰真异卉,沦谪自仙乡。玉女身原幻,琼葩质本芳。楼居因旧习,生小喜深藏。清净观书卷,娇憨弄晓妆。乌眸同点漆,皓腕比凝霜。眉似远山妩,发如飞瀑凉。歌喉尤宛转,舞袖最轻扬。邂逅庚辰岁,周旋翰墨场。接龙矜秀句,倚马就华章。日月网中没,乾坤醉里忘。学诗称弟子,因梦叩檀郎。红豆相思始,青衫故态狂。临屏偷下泪,入室更回肠。鸩鸟虚传信,雎鸠绝引吭。晤言如梦寐,怀抱释关防。解佩闻仙侣,吹箫忆凤凰。定情当此夕,忘我在何方。哀乐故相递,酸辛还备尝。疑猜无止息,逼迫有爷娘。玉箸啼常苦,金钿誓未妨。西湖空想望,蜀道独彷徨。幸得双丝网,何如费长房。心劳婴疢疾,骨瘦广衣裳。关塞梦魂返,枫林江水长。此情曾不改,一任小沧桑。
方生黄生俱荦卓,共抱奇情怀壮略。愿随去病度燕然,更逐伏波誇矍铄。
生当太平无可用,精神欲敛犹飞动。时将磊落寄谈锋,几向綵毫示操纵。
丙午秋集欧子建象观堂看方渭津黄斗华奕棋赋赠。明代。韩上桂。 方生黄生俱荦卓,共抱奇情怀壮略。愿随去病度燕然,更逐伏波誇矍铄。生当太平无可用,精神欲敛犹飞动。时将磊落寄谈锋,几向綵毫示操纵。操纵横生不可穷,耗心复寓一枰中。奕秋先年犹竖子,宋代积薪岂足雄。閒过草堂剧语罢,戏探玉局寻变化。一着沉吟眼欲枯,得意奔横随手下。初疑风雨飒然来,复讶星辰错落开。出神入鬼杳难测,驾虎驱龙势不回。有时绝处逢生路,嵯峨剑阁缘崖度。大都布势爱飞扬,攻掠劫侵犹小数。使我观之心胆堕,耳目应接如不暇。自是天然妙独臻,谁云兵道全须诈。须臾战罢如无有,绝世奇能不在口。徒然大笑向空冥,弄丸讵识宜僚手。即今东北乍风尘,耕者莫给织者频。何不试用谢安石,谈笑风流静海垠。古今共叹不龟药,封侯䌟絖惟所作。孔父当年尚语贤,亦知此意非徒谑。却怜韦曜不知兵,谬为论说置讥评。三分鼎足当时势,附魏攻刘智岂明。愿君相与保此术,左犄石角原不恶。余虽蹇劣犹能随,窃出偏奇输末力。
霓裳中序第一。近现代。陈匪石。 垂杨旧巷陌。醉拂长条曾送客。残梦欲寻未得。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金衣自惜。照酒卮、襟泪犹湿。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萧瑟。暮年词笔。冷眼看、长安似弈。登高谁赋故国。尺锦书迟,古镜尘积。数声风外笛。正万里、蟾光弄白。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