冁然一开口,天也非人谋。
江山自旧管,风景仍新收。
一门令兄弟,而我从之游。
卫玠珠玉侧,李譍神仙舟。
主宾有良晤,兄弟无相犹。
雨余白日静,江远青天浮。
相处宇宙广,觉我心休休。
世传浣溪女,声迹疑谬悠。
灵均亦已远,英烈今在不。
又怀唐拾遗,泯然哀江头。
陵谷几变迁,屈孟独长留。
於此本何负,而以德为雠,
因时慨前哲,坐久风飂飕。
良会惜难再,作诗以相酬。
再和浣花韵呈李彭州李参政。唐代。魏了翁。 冁然一开口,天也非人谋。江山自旧管,风景仍新收。一门令兄弟,而我从之游。卫玠珠玉侧,李譍神仙舟。主宾有良晤,兄弟无相犹。雨余白日静,江远青天浮。相处宇宙广,觉我心休休。世传浣溪女,声迹疑谬悠。灵均亦已远,英烈今在不。又怀唐拾遗,泯然哀江头。陵谷几变迁,屈孟独长留。於此本何负,而以德为雠,因时慨前哲,坐久风飂飕。良会惜难再,作诗以相酬。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重过泰山 其一。明代。葛昕。 几年今复过名山,石磴苔深鸟道宽。万壑行云千里树,尘寰俯瞰倚危栏。
陈仲仁止止堂。宋代。洪迈。 以我有限景,逐彼无涯知。失足践畏途,投身试危机。舟车日奔覆,定无丘与夷。万古践此辙,嗟我与谁归。仲仁古静者,怀璧照褐衣。名途尝一戏,回首羞前非。心如得坎水,不受狂风吹。功名忧不免,当复定何之。请观本无作,今复止者谁。筑堂市门侧,著书园不窥。蓬藋深一丈,图书周四围。时有好事人,载酒问所疑。攫金奋敏手,倚市夸妍姿。回光时自照,何者非吾师。
腊雪次迟韵。宋代。苏辙。 冬储久未办,佳雪为人留。谷豆入高廪,薪蒸转十輈。纷纷了岁事,闵闵念农畴。家有二顷田,一顷种米麰。风声夜中变,飞霰晓未休。粗毕今岁寒,复免来年忧。天公知人心,未祷得所求。倾瓢有遗酌,起和田中讴。
道情十首 其二。清代。郑燮。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坟前石马磨刀坏,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林下十二子诗 梅子先。宋代。王十朋。 竹外溪头手自栽,群芳推让子先开。好将正味调金鼎,莫似樱桃太不才。
桧亭示和涯翁慈恩寺二诗次韵奉答 其一。明代。顾清。 慈恩寺前海子头,谢傅锦衣怀昔游。委巷曲街人尽改,石桥斜日水还流。山林本是当时意,霖雨何期此日收。莫唱阳春满都下,明朝传入凤凰楼。
题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元代。尹廷高。 青山不改重华世,玉瑟空馀太古音。遗恨湘江流不尽,至今眉黛锁遥岑。
烈士行赠赵义庵。清代。潘耒。 宝刀削葵马守户,当今烈士贱如土。举头不识赵王孙,空向陈编吊婴杵。王孙二十逢乱离,才高胆盛无人知。江东顾荣目如电,一豹贱却千羊皮。玳簪珠履正杂沓,王孙落落无他奇。邛崃坂上高车覆,御史门前乌夜哭。三千上客散如星,义故儿郎抱头伏。可怜端正骑羊子,鞭笞蹴蹋奚官里。白楸三寸无人收,骨肉苍黄窜荆杞。王孙此时气拂云,赤手真入磨牙群。陈容甘共藏洪死,习脂不畏曹瞒嗔。精诚贯日智略凑,抱还孤儿如有神。潜藏抚护麟种存,丁宁莫遣家人闻。沉吟此事廿寒暑,中郎坟土蒿如柱。王孙落魄尚关河,失路骅骝老无主。昔年遇君清淮流,今春遇君燕市头。苦言奔驰不称意,一官束体如赘旒。苏台何意仍相值,短鬓尊前泪双滴。瓠瓜在地根在天,黄杨一闰一回厄。吁嗟万事如惊波,翻云覆雨何其多!褚渊封侯袁粲死,如君岂得辞轗轲?萧萧凉雨胥江暮,题诗别有伤神处。江头不见酒家佣,瀚海羝羊何日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