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浮华变古风,颓波衮衮日奔冲。
人情容易随流去,此道分明触处逢。
学似董晁犹有累,文过无白愧无宗。
诸君知此皆升矣,更向根基厚自封。
次韵遂宁府宴贡士即席赋二首。唐代。魏了翁。 谁把浮华变古风,颓波衮衮日奔冲。人情容易随流去,此道分明触处逢。学似董晁犹有累,文过无白愧无宗。诸君知此皆升矣,更向根基厚自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挽耕隐先生朱德润之翁也。明代。曹义。 肥遁林泉鬓已霜,生平名利澹相忘。半犁春雨东皋兴,一枕清风北牖床。荏苒光阴闲里度,迢遥仙路梦中长。独怜埋玉龙溪上,千古穹碑对夕阳。
悯红椒树子作。宋代。周紫芝。 东篱委榛菅,狼藉纷琐碎。披丛得红椒,磊落本谁艺。蓬窠颇自矜,枝叶相掩翳。日月空复明,雨露不沾施。结根一失所,埋没苦憔悴。移栽俯西轩,吾乃借一臂。要令远条且,密叶敷晚翠。秋霜染丹砂,红寔相点缀。馨香发潜德,错节振淹滞。人生良可惜,会遇亦难值。生理倘复存,馀恨当弃置。
为僧作山水二首 其一。元代。郭天锡。 门有方袍客,图成水墨山。我非求肖似,汝亦爱幽閒。密树难分辨,高云任往还。行当绝世事,终老屋三间。
舟行阻风雨杂书所见寄叔俊四妹寿州。清代。曾懿。 惊涛卷长空,气势来东北。密雨抛散珠,油云张重幕。琴书颇繁重,汊港复幽僻。草深蚊蚋骄,潮急鱼虾掷。回波迟双棹,暝我欺行客。嗟我尘世劳,言念保身哲。遥睇景转韬,养静神逾寂。指点来时路,迷茫芦花白。
朱明洞。明代。梁以壮。 勾曲来云气,云深四百巅。洞中藏万象,日夜星辰悬。岂有真人出,如闻清啸前。此时心里血,一一化寒泉。
显仁皇后挽词三首 其一。宋代。张纲。 辅汉阴功大,生商宝运开。俸从汤邑省,恩向外家裁。奄忽乘仙驭,劬劳动圣哀。园陵奉遗诰,终不费邦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