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
郑戭及第东归后赴洋州幕。唐代。梅尧臣。 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题爱日堂。明代。夏良胜。 婆娑椿树碍曦光,移向庐陵孝子堂。白发侵寻蝇黍字,青山八十主宾觞。祝词须到看桃实,益算从教与线长。安得老人问消息,铭心未肯说存亡。
卖花声 绿蝴蝶。清代。戴延介。 仙梦碧罗飞。黛活螺肥。六朝腻粉褪金泥。只有九疑仙子见,稳赋双栖。何处窃香归。旧侣都非。西园悄咏绿衣诗。笔点画眉描不定,一晌烟迷。
次韵酬杨椒山四首 其三。明代。赵完璧。 海上长思鸟角巾,樊笼愁杀宦游人。空随秋雁频回首,安得晨风一奋身。古柏凌风常淅沥,老梅含雪更精神。赋诗共荷天王圣,取罪还知自小臣。
宿双石寺 其二。明代。陈圭。 遥从天上领春回,特向山中访衲来。一径通幽花木胜,两山高耸石门开。松声萧瑟风生榻,梧影扶苏月满阶。去去苍生悬望久,莫教猿鹤误惊猜。
元夕四首 其四。宋代。范成大。 落梅秾李趁时新,枯木崖边一任春。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饧人。
依韵和酬王明远见寄。宋代。强至。 一日论交坐席间,肯平壮气就衰颜。篇章漫欲窥沧海,道谊从来仰泰山。白日声名君籍籍,青云意绪我斑斑。元戎幕府那能久,太学诸生已望还。
和答师厚黄连桥坏大木亦为秋雹所碎。宋代。黄庭坚。 溪桥乔木下,往岁记经过。居人指神社,不敢寻斧柯。青阴百尺蔽白日,乌鹊取意占作窠。黄泉浸根雨长叶,造物著意固已多。风摧电打扫地尽,竟莫知为何谴诃。独山冷落城东路,不见指名终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