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
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於弦上矢。
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
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送僧惠思。唐代。梅尧臣。 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於弦上矢。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平原道中。清代。范当世。 东海年年苦旱乾,经过水草亦艰难。饥人不向空田立,客路真当出塞看。白日骖騑齐税驾,黄沙饼饵一登盘。书生岂有先忧志,感此方能日饱餐。
醉桃园(送春)。宋代。赵鼎。 青春不与花为主。花正开时春暮。花下醉眠休诉。看取春归去。莺愁蝶怨春知否。欲问春归何处。只有一尊芳醑。留得青春住。
金粉泪(56首)。近现代。陈独秀。 一国三公赣港宁,可怜诸葛竟分身。党中无派缘清党,阿斗先生双眼明。
寄景判官兼思州叶使君。唐代。贯休。 独住西峰半,寻常欲下难。石多桐屐齾,香甚药花干。荏苒新莺老,穷通亦自宽。髯参与短簿,始为一吟看。
即事有作。清代。李希圣。 被冷香清酒渐消,灯檠黯黯送残宵。温凉漏水浑无定,缓急琴丝苦未调。春去心情犹耿耿,别来信息颇迢迢。飞龙骨出从惆怅,两鬓河阳已自凋。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唐代。韩愈。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
对楼头、欠招欢伯,和风吹老芳讯。凭阑面面蒲萄绿,依约碧岑才寸。无尽兴。纵燃竹烹泉,亦自清肠吻。凭谁与问。旧城郭何如,英雄安在,何说解孤愤。
铜_路,极目长安甚近。当时宾主相信。翩翩公子登高赋,局面还思著紧。乘暇整。谩课柳评花,援镜搔蓬鬓。江平浪稳。怅我有兰舟,何人共楫,毋作孔明恨。
摸鱼儿(和陈次贾仲宣楼韵)。宋代。李曾伯。 对楼头、欠招欢伯,和风吹老芳讯。凭阑面面蒲萄绿,依约碧岑才寸。无尽兴。纵燃竹烹泉,亦自清肠吻。凭谁与问。旧城郭何如,英雄安在,何说解孤愤。铜_路,极目长安甚近。当时宾主相信。翩翩公子登高赋,局面还思著紧。乘暇整。谩课柳评花,援镜搔蓬鬓。江平浪稳。怅我有兰舟,何人共楫,毋作孔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