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亭山色无纤尘,昭亭潭水见游鳞。
长松碧绦入古寺,石上高僧度几春。
寄宣州可真上人。唐代。梅尧臣。 昭亭山色无纤尘,昭亭潭水见游鳞。长松碧绦入古寺,石上高僧度几春。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遣怀。明代。何巩道。 倚杖江头江且清,蓼红沙白两明明。栖心静后知潮长,酤酒醒来闻客声。半世升沉还似水,十年踪迹各如萍。何时得遂浮家计,风雨如蓑过此生。
论诗三十首·十八。金朝。元好问。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鹧鸪天·山色都如归兴浓。宋代。刘学箕。 山色都如归兴浓。春融融处客匆匆。岸花影里莺吟雾,江阁阴中燕受风。凭画楯,睇层空。情衷待说几时同。不如且尽樽中绿,图得醄醄醉脸红。
游龙虎山赠天师。宋代。潘阆。 远挹高风自汉迁,老松犹带昔年青。留侯高卧衣冠冷,鼻祖重来印剑灵。鹤和猿吟清彻底,龙蟠虎踞翠为屏,真人一笑梅花发,三十六天春不扃。
送宾书记自扬归吴门。宋代。张榘。 一叶黄芦渡渺茫,误随野鹤上维扬。角声吹断梅花梦,依旧枫湾半叶霜。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五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