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信都侯,尝作画舫斋。
空户两向辟,樽席长对排。
左顾树若岸,右盼堵成崖。
既无风波虞,但与物景谐。
一从信都去,来者趣意乖。
屋室改库厩,花木为薪柴。
君当访甚迹,更葺安旧牌。
记石傥尚在,尘土加洗揩。
然後酿井泉,吟醉前人偕。
寄言灵河守,高此别乘怀。
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唐代。梅尧臣。 昔闻信都侯,尝作画舫斋。空户两向辟,樽席长对排。左顾树若岸,右盼堵成崖。既无风波虞,但与物景谐。一从信都去,来者趣意乖。屋室改库厩,花木为薪柴。君当访甚迹,更葺安旧牌。记石傥尚在,尘土加洗揩。然後酿井泉,吟醉前人偕。寄言灵河守,高此别乘怀。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侄婿刘铉南归 其二。明代。杨士奇。 沙溪溪上幽且深,桑麻粳稻易黄金。更莫远行江汉上,从来汉水荡人心。
西江月。宋代。朱敦儒。 琴上金星正照,砚中瞿鸟眼相青。闲来自觉有精神。心海风恬浪静。且喜面前花好,更听林外莺新。瓮头清辣洞庭春。醉里徐行路稳。
次韵送黼臣之吴门 其一。清代。许传霈。 毕竟狮林好,江山特放回。苏台香雨散,吴市美人来。船到疏钟夜,花倾曲水杯。刘郎重到日,春树不须栽。
满江红 愤懑。清代。潘榕。 愤懑填胸,说不尽、许多烦恼。缘底事、天涯远宦,劳人草草。贾谊上书惟痛哭,杜陵寓蜀偏潦倒。古今来、时数限英雄,知多少。耽诗酒,愁难扫。订车笠,盟忘了。这世途滋味,几经尝饱。腹剑肠刀猜不透,口糖齿蜜防须早。莫嗤依、荣辱两无知,装憨好。
于石室赠谭景木 其二。明代。区怀瑞。 五载别林壑,喜与鱼鸟亲。双柑兼斗酒,况遇嘤鸣人。瑶藉日以碧,春衫照嶙峋。暂假百神觞,共浣蓬丘尘。
留别。宋代。蔡槃。 欲去休云易,相思恐弗禁。一床秋雨梦,千里暮云心。每自悲行役,知谁识老吟。西风闻过雁,记取问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