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枝不动月光午,况是高台过新雨。
吴客方思千里归,不负洛阳尘与土。
到时水落鳜鲈肥,香稻初炊鱠红缕。
休言羊酪敌蓴羹,我亦长吟念东楚。
平胡马嘶谁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唐代。梅尧臣。 风枝不动月光午,况是高台过新雨。吴客方思千里归,不负洛阳尘与土。到时水落鳜鲈肥,香稻初炊鱠红缕。休言羊酪敌蓴羹,我亦长吟念东楚。平胡马嘶谁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过杨子畏别业登楼同田深甫醉赋。明代。谢榛。 遥望河流一缕微,凭虚俯见乱鸦飞。云流槛外生寒色,霞落樽中驻晚晖。共赋高秋能不倦,登楼后约恐长违。仲宣老去随萍梗,湖海茫茫几梦归。
文相生日。宋代。金君卿。 圣贤不世出,会合未可知。朝廷余百年,天将右重熙。经纶须得人,公为生斯时。维时秋九月,爽气横海涯。三叶凋堦蓂,嘉梦符熊罴。岂物锺岳灵,囊括昂与箕。夹山州之望,罄竭敢自私。复疑於其来,释老亲抱持。道貌莹襁褓,公相乃余姿。胜衣惜寸阴,问学俱忘疲。过目已解悟,知妙初无师。峨冠践场屋,发策趋丹墀。儒馆聊税息,伟望临华夷。知公孰能尽,荆公每嗟咨。谓与公所学,展矣无可疑。所忧异世习,老不见设施。勃兴得神考,丞弼须臯夔。公始在劝讲,朝夕输论思。君臣由一德,协合踰埙篪。法度日新美,小不遗毫釐。衔恤俄去位,虚佇同调饥。迨归不阅岁,再迁居近司。荆公镇江左,成绩忧废隳。润色固赖何,可但如曹随。一朝困憸言,补外垂十朞。眷倚晚益厚,爰立兹可期。先帝遣神游,登用多非宜。恭默久不言,狙诈事谩欺。经始稽典坟,利泽覃四维。反指为虚政,屏弃无孑遗。勋旧比共驩,东南困流离。高怀信安恬,国尔关盛衰。所增在式廊,上帝初耆之。年来闢四门,比德皆纷披。群才得彙征,灵光动晨曦。而公屈方面,疑叹均一辞。肇此始生日,川至来繁禧。矧上思肯构,绳墨繄谁尸。典策备广庭,三节方星驰。归与庙堂上,百辟劳瞻仪。步趋谢几杖,康宁见期颐。阜俗犹禔身,温饱兼恂嫠。陶冶既礼乐,於变无浇漓。英声播金石,是皆出人为。公嫓自鲸劓,了不见成亏。庄周肆诋訿,所以尊孔尼。发挥自公手,千载无沉迷。邦人申寿祝,稚艾肩相随。具幸公少留,此语真愚癡。
宿溪村书斋。宋代。赵希迈。 故人能下榻,为喜客相过。不住夜泉滴,常疑春雨多。风来琴自响,冰合砚难磨。明日还分袂,羁吟谁共哦。
春阴。清代。李希圣。 拨触春愁尔许同,游丝落絮斗空濛。似寒非寒暖非暖,欲雨不雨风不风。一角高楼树如荠,孤舟江上花打篷。松陵老矣虽能赋,犊战蚕僵语未工。
濠州道中。宋代。陈昂。 清晨迷野渡,春水正茫然。淮泗如浮地,荆涂欲挡天。风花林外舞,客梦马头圆。匹鸟能高举,云端故不旋。
减字木兰花·乱山四倚。清代。王国维。 乱山四倚,人马崎岖行井底。路逐峰旋,斜日杏花明一山。销沉就里,终古兴亡离别意。依旧年年,迤逦骡网度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