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涉野水,渺渺渡秋阴。短褐北风急,布帆南斗深。
行酬丈夫愿,乃见故人心。莫作长回首,因风惠好音。
送友人。唐代。李孝光。 依依涉野水,渺渺渡秋阴。短褐北风急,布帆南斗深。行酬丈夫愿,乃见故人心。莫作长回首,因风惠好音。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碧渠诗为李君宗朝赋。明代。靳贵。 白云深处有山庄,分得沧溟入小塘。水面雨翻菱叶乱,门前风送稻花香。竹床不作劳生梦,石枕惟藏种树方。愧我素餐无寸补,明农何日共徜徉。
岁暮独酌感怀。宋代。陆游。 明时频忝武夷僊,俯仰人间只自怜。总角回思如昨日,挂冠过限已三年。病多晴日思行药,睡少清宵学坐禅。更叹衰孱不禁酒,地黄一盏即颓然。
和颜长官百咏·渔父。宋代。朱继芳。 不踏长安十二门,鸬鹚飞处数家村。停桡试向滩头问,莫是严光末世孙。
三弦曲。明代。黄淳耀。 世上三弦声促促,最爱陆生弹一曲。良朋珍重君肯来,却似风前拾珠玉。有时蕴拽吴歈声,含商换羽圆而明。百万金铃一时旋,两三黄鹂相斗鸣。有时正宫出其口,铁柱冰车偏得手。塞草秋枯雕鹗飞,关榆夜落风砂走。忽然幽咽不可言,忆在秋浦闻清猿。一一鹤声叫明月,珊珊环佩游湘魂。忽然愁绝变为喜,如在吴趋万花里。笑懒歌慵螓首娘,口吟舌话鸢肩子。我问陆生十载前,此技谁擅君谁传。荅言少小爱入骨,千生万熟夜不眠。弦调手敏曲能订,以谱为师以心听。学成弹向大江南,翻怪异鸡无敢应。我闻生言叹息多,万事真须自琢磨。我有一弦挂在壁,世无钟期当奈何。
谢所知。唐代。李咸用。 狂歌狂舞慰风尘,心下多端亦懒言。早是乱离轻岁月,谁能愁悴过朝昏。圣朝公道如长在,贱子谋身自有门。却愧此时叨厚遇,他年何以报深恩。
癸卯病后作 其二。清代。方荫华。 我初来阳羡,百晦如云集。孩提事不知,欲泣不成泣。苦忧家计空,又愁儿难立。尽日独筹量,终夜寒衾湿。展转求名师,望汝诗礼习。严惭孟母机,教愧欧氏荻。庶几读父书,篇幅劳什袭。
次南坦同白岩公登苍岩联句。明代。顾璘。 苍岩高出太行颠,下瞰南州数点烟。海外忽来玄鹤驾,人间重见白云篇。行藏玉雪谁相染,咳唾珠玑并可传。不向山林瞻气象,岂知台省有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