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烧乾四大海,安炉炼碎五虚弥。金丹成象包三界,方是男儿得志时。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十三 九转神丹。唐代。李道纯。 立鼎烧乾四大海,安炉炼碎五虚弥。金丹成象包三界,方是男儿得志时。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李道纯。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宋代。王安石。 谁谓贵公子,乃如寒士家。真宜举敦朴,已自胜浮华。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相望只在眼,音问莫言赊。
送陕府王大夫。唐代。白居易。 金马门前回剑珮,铁牛城下拥旌旗。他时万一为交代,留取甘棠三两枝。
孤儿行。明代。王世贞。 孤儿来,乞食一何惨悽。问汝父兄何之,长跪答言:父为酒泉太守,匈奴来遮,贰师入酒泉,血肉付枭与鸱。有一老胡絷我母,马蹄倏忽不见,隐隐闻啼。兄行贾海南,十载不得归。人云鲸波山立而血人,安能远相期。孤儿中气咽,不复更致辞。我有匕首赠女,令从材官雪女仇。迫暮无食,穷冬乏衣。形容皲瘃尽,手足自相樛。黄泉渐迩,白日易晞。父仇虽重,焉能奋飞。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 其四。唐代。龚诩。 赋得田家苦楚吟,一番歌咏一伤心。妻孥命贱等黄土,薪米价高同白金。四隅常有盗贼警,百里寂无鸡犬音。相逢父老聚头哭,泪滴洪波到底深。
增江晚渡。明代。卢弼。 山色波光倒晚苍,一梭摇曳水中央。数行烟柳迎归棹,几片风帆带夕阳。夹岸枝头喧鸟鹊,横桥渡口睡鸳鸯。通津利济虽云古,惟有年来海不扬。
云多不记山深浅,人行半天岩壑。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挂危峰疑落。流泉喷薄。自窈窕寻源,引瓢孤酌。倦倚高寒,少年游事老方觉。
幽寻闲院邃阁。树凉僧坐夏,翻笑行乐。近竹惊秋,穿萝误晚,都把尘缘消却。东林似昨。待学取当年,晋人曾约。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鹤。
台城路(游北山寺别本作雪窦寺访同野翁日东岩)。宋代。张炎。 云多不记山深浅,人行半天岩壑。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挂危峰疑落。流泉喷薄。自窈窕寻源,引瓢孤酌。倦倚高寒,少年游事老方觉。幽寻闲院邃阁。树凉僧坐夏,翻笑行乐。近竹惊秋,穿萝误晚,都把尘缘消却。东林似昨。待学取当年,晋人曾约。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鹤。
山水粉图。唐代。陈子昂。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三月二十四日自东山到金峨一宿而归偶题壁上。宋代。郑清之。 桥石天台水谷帘,峰回秀拥更深严。我来便欲兼忘世,少立清风为指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