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孚(生卒年待考),字孝元,东汉时南海郡番禺县漱珠岗下渡头村(今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下渡村)人。汉议郎学者。 他早年致力攻读经史,钻研颇深。 公元77年,以参加朝廷主办的“贤良对策”入选而获授为议郎,成为参与议政的皇帝近臣。 杨以直言敢谏而著称,屡屡向皇帝提出自己对政事的意见。杨的品学颇为时人所推崇。杨孚开创岭南文化的影响为历代后人所仰崇。 ...
杨孚。 杨孚(生卒年待考),字孝元,东汉时南海郡番禺县漱珠岗下渡头村(今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下渡村)人。汉议郎学者。 他早年致力攻读经史,钻研颇深。 公元77年,以参加朝廷主办的“贤良对策”入选而获授为议郎,成为参与议政的皇帝近臣。 杨以直言敢谏而著称,屡屡向皇帝提出自己对政事的意见。杨的品学颇为时人所推崇。杨孚开创岭南文化的影响为历代后人所仰崇。
还过白水河。清代。国梁。 君不见匡庐瀑布天下奇,银河倒泻长虹垂。又不见广陵曲江涛八月,横卷冰山海门决。朅来九十九陇间,高峡飞流坐飘忽。轰雷击电众壑鸣,噫气怒号长林惊。忽如神鬼叫啸杂沓凌云行,又如蹴踏空谷万马合一声。即视长空曳素练,百幅千幅鹅溪绢。天矢雨集下玉箭,五月晴霄忽飞霰。喷沫跳珠湿两岸,白雾迷漫风不散。此间傥可便乘槎,拟晤张骞话星汉。
点绛唇 对镜。清代。赵我佩。 多谢菱花,照侬眉黛青欲柳。美人消瘦。明月团圆否。顾影含情,秋水神初透。黄昏后。眼波斜溜。灯火屏山透。
昭君怨戏赠。宋代。刘攽。 武皇听歌长太息,倾城不难难绝色。连娟脩嫭果自得,三十六宫宠无敌。君不见孝宣既没王业衰,优游时事牵文辞。延寿丹青最叵信,无盐侍侧捐毛施。此时昭君去宫掖,边风侵肌雪满碛。穹庐旃墙烧
感兴十七首 其八。明代。林大钦。 沌然者愚蒙,任性时能通。是非竟多岐,吾以反吾躬。心在万物外,身在万物中。对景思不起,流形意融融。持此谢宇宙,贤人或可同。
上东山坟寄敬之弟。宋代。陈藻。 东山零落古三丘,力薄那能抑得周。赖有阿连沾寸禄,我惭到老一来休。
燕来。清代。周京。 烟雨疏疏覆绿苔,海棠时节燕重来。不辞故国三千里,还认雕梁十二回。荒草谁家深院落,繁花何处好池台。却怜旧馆曾相识,为把湘帘手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