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孚(生卒年待考),字孝元,东汉时南海郡番禺县漱珠岗下渡头村(今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下渡村)人。汉议郎学者。 他早年致力攻读经史,钻研颇深。 公元77年,以参加朝廷主办的“贤良对策”入选而获授为议郎,成为参与议政的皇帝近臣。 杨以直言敢谏而著称,屡屡向皇帝提出自己对政事的意见。杨的品学颇为时人所推崇。杨孚开创岭南文化的影响为历代后人所仰崇。 ...
杨孚。 杨孚(生卒年待考),字孝元,东汉时南海郡番禺县漱珠岗下渡头村(今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下渡村)人。汉议郎学者。 他早年致力攻读经史,钻研颇深。 公元77年,以参加朝廷主办的“贤良对策”入选而获授为议郎,成为参与议政的皇帝近臣。 杨以直言敢谏而著称,屡屡向皇帝提出自己对政事的意见。杨的品学颇为时人所推崇。杨孚开创岭南文化的影响为历代后人所仰崇。
六花冬词 其四 红梅口号。宋代。王安中。 千林腊雪缀瑶瑰。晴日南枝暖独回。知有和羹寻鼎实,未春先发看红梅。
舟中杂咏 其一。明代。童轩。 买得扁舟稳,浑如米氏船。看山篷屋坐,待月柁楼眠。鸥静偏怡趣,鱼多不论钱。南风十日好,百丈漫须牵。
剑浦思归。宋代。王克功。 韶华客里一番老,自叹此生行路多。独上危楼望乡国,阑干倚遍奈愁何。古柳枝头啼暮鸦,清明时候又天涯。故园桃李凭君问,老却春风几度花。
冬夜寓居寄储太祝(一作綦毋潜诗)。唐代。薛据。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爱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奈何离居夜,巢鸟飞空林。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陈顺虎郊园。明代。黄圣年。 披薜堪拚野兴赊,凌云赋色照京华。衣冠世泽称韦曲,棋墅风流属谢家。渌水暗通舟似叶,碧阑深倚面如花。清秋莫奏营前笛,吹落山庭片片霞。
大江东去 其六 再叠坡韵,答蒲汀蟹词。明代。夏言。 水落蒹葭,白露冷、长养横行之物。夜雨疏灯照蜗涎,晓起枯黏满壁。物色堪嗟,人情可慨,愁鬓添新雪。飘然霞外,神仙真是豪杰。故园酒熟鸡肥,相对青山,有约黄花发。但得天恩容拂袖,眼底风波自灭。宠辱闻惊,是非妄恼,胸次无毫发。寸心皎皎,争光天上秋月。
过萧尺木墓。清代。沈祥龙。 家国沧桑一慨中,《离骚》图就思无穷。遗民老去诗心苦,古壁长留画本工。巷僻难寻庐一角,冢荒重薙草千丛。春来樵采新申禁,宰木森森夕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