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别诗。唐代。应玚。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217)三国魏汝南人,字德琏。应劭从子。以文章见称。曹操征为丞相掾属。转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为“建安七子”之一。曹丕称其才学足以著书。卒于疾疫。有辑本《应德琏集》。 ...
应玚。 (?—217)三国魏汝南人,字德琏。应劭从子。以文章见称。曹操征为丞相掾属。转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为“建安七子”之一。曹丕称其才学足以著书。卒于疾疫。有辑本《应德琏集》。
城南蒋庄四首 其四。宋代。李长民。 寒来惟喜睡,忽忽又朝暾。地迥霜逾白,庭空鹊自喧。甑头烟半吐,盏面酒微温。莫问乌银价,晴檐好负暄。
思蜀。宋代。陆游。 玉食峨嵋栮,金齑丙穴鱼。常思晚秋醉,未与故人疏。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梅花消息动,怅望雪消初。
送孔润伯归乐清。明代。杨守阯。 朱明在赫曦,端居困炎暑。行子何匆匆,移舟潞河浒。策马送之行,宁辞汗如雨。饮之碧筒杯,酌以黄封醑。情至发长吟,击节飞云驻。亲朋终日行,眷恋宁如许。爱人怜屋乌,思人及棠树。珍重宣尼孙,典刑独可睹。去矣不可留,临风重延伫。
翌日宫教惠诗次韵二首。宋代。刘克庄。 即令身在水云间,不著斯人玉笋班。子美步归犹恋阙,浩然肩耸径还山。人情薄似平原酒,世路危于滟澦滩。华栋把茅皆幻假,祝君黄发映朱颜。
春蚕词。清代。郑任钥。 蚕月人家爱晴旭,纸筐分叶声满屋。三眠过后桑树稀,称来银茧缫为丝。山村日午纬车响,榆柳阴阴烟火迟。忆昔民间累苛派,新丝二月长先卖。近年儿女有完襦,急公更足偿私债。艰难衣食在农桑,年年拜祭马头娘。不辞小妇闺中苦,愿作山龙藻火裳。
次韵奉答四哥廷评欲垂访以诗为示。宋代。韩维。 再临乡国两逢春,乞与优闲荷帝宸。德薄敢同商四老,论狂难预汉诸臣。行吟水际花粘履,燕坐林间絮点茵。早晚湖波照车马,为君酌酒鱠鲜鳞。
病中述怀十首 其十。宋代。王绅。 徜徉衡门里,积疢颇以安。药石有时亲,尘俗不我干。虽忻神虑得,且畏时序迁。扶惫挟黄卷,幸见孔与颜。沉吟北窗下,高睨太古前。旷怀隘宇宙,浩气凌云烟。何以解蕴抱,奈此酒量悭。持觞纵不饮,对之亦陶然。
何曾问柳与寻花,访友轻车到海涯。少为梅吟看倒挂,会须木餫出褒斜。
霜寒尽夜同煨芋,月过残星似撒沙。村落常时无此客,多陪僧话送年华。
雨山徐总管袖诗见访以道间见梅而作少留一夕次韵为别 其一。宋代。林希逸。 何曾问柳与寻花,访友轻车到海涯。少为梅吟看倒挂,会须木餫出褒斜。霜寒尽夜同煨芋,月过残星似撒沙。村落常时无此客,多陪僧话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