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衰症到颐腮,宿业泥人未拟回。醉里童颜金炸色,愁来宦味蜡成灰。
此心宁与形俱皱,得道何妨老见催。已约寅年归净社,盖头茅在夹山隈。
偶题。唐代。袁宗道。 看看衰症到颐腮,宿业泥人未拟回。醉里童颜金炸色,愁来宦味蜡成灰。此心宁与形俱皱,得道何妨老见催。已约寅年归净社,盖头茅在夹山隈。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秋夕效六朝体。明代。杨慎。 美人别我去,春恨满蘼芜。况是新秋夕,相思芳岁徂。月纤京兆画,星点汉皋珠。峰霞张锦颊,池潋湛清矑。物色那堪对,情悰可忍孤。将怀结楚梦,流思向云巫。
望春山。宋代。王应麟。 群峰西南起还伏,湖上丹丘立于独。神仙寓迹山水间,不在幽深在清淑。松潭水暖龙欲起,蕙帐人空鹤自宿。飞云晓驭紫琼车,沆瀣宵涵白银屋。蓬莱之名不可思,俗客须当避尔躅。
过仙洞访石田和尚,出荔枝为供。明代。张煌言。 丹囊朱缬乱垂垂,壁上莲生总不奇;君自瞿昙我自客,相逢疑是岭南时!
扫花游 绿阴。清代。杨芸。 嫩晴台榭,渐翠幄阴阴,障来如许。新凉初度。记前宵曾洒、绿天疏雨。午梦圆时,庭院昼长无暑。微吟处。觉静里冷香,飞上诗句。弹指春已暮。只巷尾笼青,檐牙泻露。年华暗数。更云暖烟昏,几回延伫。觅遍馀香,一片愁迷空庑。浑不语。正斜阳、浓妆那树。
雨夜宿竖坼。元代。郭钰。 倚江茅屋小,白发困淹留。灯影摇乡梦,雨声添客愁。二仪无定位,万国总深仇。谁省骊山事,终同草一邱。
寄巡铺温■。南北朝。邹浩。 几日长亭复短亭,霜梅夹路喜相迎。风光总属君家管,霁色偏随马足生。老酒盈杯谁款曲,少陵佳句谩分明。回头安福前山晓,八桂苍苍无限情。
和国镇晚秋斋中见寄。宋代。张伯玉。 越国风光与众殊,贰车才调世应无。晴楼对酌云平海,夜榻分题月满湖。吟啸江山君好手,主张诗酒我非夫。行当乞挂朱轮去,别作香山九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