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更嵯峨,长松挂绿萝。浮云归太华,高阁倚晴河。
露溢蝉声急,岚光雁影多。酒酣人散后,明月满山坡。
饮叠嶂楼。唐代。范嵩。 远望更嵯峨,长松挂绿萝。浮云归太华,高阁倚晴河。露溢蝉声急,岚光雁影多。酒酣人散后,明月满山坡。
明福建瓯宁人,字邦秀,号衢村。弘治十五年进士。官御史。正德初因论刘瑾谋逆,谪襄阳府推官,行法严明。官至南京工部侍郎。 ...
范嵩。 明福建瓯宁人,字邦秀,号衢村。弘治十五年进士。官御史。正德初因论刘瑾谋逆,谪襄阳府推官,行法严明。官至南京工部侍郎。
同海虞毛琼秀水王生登独秀峰访小颠上人 其二。清代。吴文溥。 诸子兴不浅,老夫情复深。松风凉扫榻,竹露静张琴。支许忘形契,宗雷入道心。回头岩际月,犹有未归禽。
高阳台 九日感赋。近现代。丁宁。 霜意催砧,萸香恋袂,倦吟人在沧州。梦冷东篱,那堪重省清游。近来身似庭前树,感西风一例惊秋。听沈浮,不说飘零,祗算淹留。明年此日知何处,问夕阳无语,衰柳含愁。匝地风波,几番误了扁舟。莼丝已共江烽老,甚人前犹道归休。恨悠悠,手把黄花,独上层楼。
秋暑。宋代。姜特立。 吾性仍忍寒,不爱秋暑闷。既抱相如渴,复喘平叔汗。疥疾亦相乘,爬搔扰躯干。平生懒挥箑,况复蚊蚋乱。忽闻隐雷声,引颈若鹅鹳。雨意竟萧条,依然坐深爨。安得天公仁,霜令从此换。
我居深山中,茅舍破不补。上见风搅林,下有云承宇。
闻公落新宫,户牖不可数。懒惰心力衰,念公亦良苦。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无复律吕笑览之馀赐以斤斧幸甚 其五。宋代。朱熹。 我居深山中,茅舍破不补。上见风搅林,下有云承宇。闻公落新宫,户牖不可数。懒惰心力衰,念公亦良苦。
白伯伦仪部移居夜阶助甫司封访之席上赋得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十四韵 其八。明代。宗臣。 闻君佩玄珠,明月终夜朗。莫作江湖游,白日愁罔两。
寄元美 其四。明代。李攀龙。 不尽青山带落晖,美人何处送将归。城边渑水寒如酒,马首浮云曳作衣。春到他乡还健食,时危薄宦岂雄飞。自从二子中原别,回首风尘万事违。
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宋代。黄庭坚。 凌云见桃万事无,我见杏花心亦如。从此华山图籍上,更添潘阆倒骑驴。
寄吴霁轩军台阳 其一。唐代。杨浚。 畏途早唱慎风波,其奈中流荡漾何。竟累平原弹铗好,最伤乐毅谤书多。雨云世态真如土,石火人情一刹那。终有天王明圣在,扁舟何必办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