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青山带落晖,美人何处送将归。城边渑水寒如酒,马首浮云曳作衣。
春到他乡还健食,时危薄宦岂雄飞。自从二子中原别,回首风尘万事违。
寄元美 其四。唐代。李攀龙。 不尽青山带落晖,美人何处送将归。城边渑水寒如酒,马首浮云曳作衣。春到他乡还健食,时危薄宦岂雄飞。自从二子中原别,回首风尘万事违。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相见欢。宋代。朱敦儒。 吟蛩作尽秋声。月西沈。凄断余香残梦、下层城。人不见。屏空掩。数残更。还自搴帷独坐、看青灯。
松亭关。明代。唐之淳。 少弱不更事,矻矻亲简编。武经既靡习,文义亦罔宣。忽值李轻车,挟我越幽燕。辞亲拜辕门,下榻礼殊专。夕卧蓟北月,晓冲湾河烟。出入行伍间,招邀相后先。时于壶矢暇,共览穰苴篇。仪容见新态,魂梦生旧怜。今晨始出关,回顾眇以绵。岂不念王忾,私怀动中悁。军容赖末光,师克愧无镌。愿陈征战绩,以付台阁贤。
扬州送伯龄过江。唐代。卢仝。 伯龄不厌山,山不养伯龄。松颠有樵堕,石上无禾生。不忍六尺躯,遂作东南行。诸侯尽食肉,壮气吞八纮。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
望中条山怀道卿王先生。唐代。王翰。 雨洗烟岚千万岑,卜居真得古人心。黄金挥尽诗书富,白发从生道义深。出处须因时显晦,声名不逐世浮沉。几时听雨蓬窗底,樽酒论文细细斟。
踏舞贪看赤脚娘。送春春去莫悲伤。飞花逐水归何处,落絮沾泥不解狂。
都是醉,任飞扬。百年三万六千场。使君亲按新歌舞,魂梦相逢笑楚襄。
鹧鸪天(逢时使君出示所作送春佳词,引楚襄事,因次其韵)。宋代。李光。 踏舞贪看赤脚娘。送春春去莫悲伤。飞花逐水归何处,落絮沾泥不解狂。都是醉,任飞扬。百年三万六千场。使君亲按新歌舞,魂梦相逢笑楚襄。
南墅十二诗 其五 燕寝凝香。元代。廖大圭。 眼冷樽前舞袖红,日长高枕自清风。功名扰扰平生梦,分付黄云一穟中。
寄陈以可乞米。明代。文徵明。 秋风百里梦姚城,无限闲愁集短檠。零落交游怀鲍叔,逡巡书帖愧真卿。谋身肯信贫难忍,食指其如累不轻。见说湖南风物好,何时去买薄田耕。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唐代。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