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哀乐宜丝竹,此意惟应逸少知。恰好流觞逢曲水,管弦添写在山时。
乞萧生作东山丝竹图 其二。唐代。丘逢甲。 中年哀乐宜丝竹,此意惟应逸少知。恰好流觞逢曲水,管弦添写在山时。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筑堤诗 其九。明代。释今无。 平生期浪迹,岂意作开山。百短同衰鬓,千般只笑颜。棘林藏月碎,弓地聚云閒。抖擞辽东衲,何时着过关。
杂咏一百首 其三十七 张说。宋代。刘克庄。 玉检匪颁隆,珠帘馈遗通。更挥谀墓笔,褒赞死姚崇。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 其六 斑竹。宋代。张耒。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文华进讲。明代。顾清。 鹄立朱衣正殿东,炉烟飘动讲帷风。百年礼乐逢昌运,乙夜勤劳仰圣躬。毫末岂能裨海岳,精诚直欲感苍穹。邠风无逸前王训,稽首钧天意万重。
射虎。元代。赵秉文。 眼光百步透林寒,抵死嗔人守九关。只道草中藏白额,岂知世上有黄间。才闻父老愁三害,倏见熊罴寝一班。寄谢咸阳叹黄犬,何如雾豹隐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