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下榻玉为人,月桂曾输次第春。几日酬恩坐炎瘴,
九秋高驾拂星辰。汉庭凤进鹓行喜,隋国珠还水府贫。
多少嘉谟奏风俗,斗牛孤剑在平津。
闽中送任畹端公还京。唐代。陈陶。 燕台下榻玉为人,月桂曾输次第春。几日酬恩坐炎瘴,九秋高驾拂星辰。汉庭凤进鹓行喜,隋国珠还水府贫。多少嘉谟奏风俗,斗牛孤剑在平津。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同荣天和游石城。宋代。李之仪。 兹游久寂寞,胜士偶陪随。竹暗笋初熟,江深鲈正肥。但须频结社,何必访题诗。会有重来日,还应记此时。
予作归鴈亭於滑州後十有五年梅公仪来守是邦。宋代。欧阳修。 风吹城头秋草黄,仰见鸣鴈初南翔。秋草风吹春复绿,南鴈北飞声肃肃。城下台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鴈将归时。尔来十载空遗迹,飞鴈年年蹊,忆初披荒手植之。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鴈将归时。尔来十载空遗迹,飞鴈年年自南北。台倾余址草荒凉,树老无花春寂历。东州太守诗尤美,组织文章烂如绮。长篇大句琢方石,一日都城传百纸。我思古人无不然,慷慨功名垂百年。沉碑身後念陵谷,把酒泣下悲山川。一时留赏虽邂逅,後世传之因不朽。
山兰。清代。丘逢甲。 剑叶萎蕤千仞冈,文琴声断到今藏。洞天供养难为俗,香国逃名不愿王。高士在山饶远志,佳人绝代抱幽芳。九州地尽灵根露,早合寒薇共首阳。
百字令 自题小影。宋代。张夏。 天容吾老,谢春风妆点,舞雩沂水。剩有门前烟景胜,混迹渔樵堪喜。失学从儿,愁贫任妇,聊诵村夫子。时名何有,赋成覆酱瓿耳。空自跳荡词场,浮沉墨榜,复雄谈弧矢。一剑曾邀知己顾,难负文山柴市。逃入东林,别联白社,就此终身矣。相呼道学,他年瞒尽青史。
小重山·端午。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送刘方伯赴河南。明代。顾璘。 梁宋繁华古无比,凋残近自丙寅始。私门剖刻尽锱铢,群盗诛屠及妻子。我分虎竹当乱离,膏盲之疾安可为。公为方岳会昌运,拨乱扶伤又一时。春风病草回青未,一望伤心堕清泪。
题宋徽宗仙山楼观图。宋代。顾德辉。 宣和天子昔神游,凤驾行空过玉楼。此去有人言赤马,归来无处逐青牛。分明艮岳通玄圃,想像方壶接祖洲。莫把仙山作图画,琼花琪树不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