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曾游道场山,云迷未款名贤关。今年临安得会合,转恨十载迟追欢。
先生老境兴跌踢,后辈应推丈人行。经年矻矻事编纂,提要钩玄戒冗长。
咕嗫素鄙临汝侯,龌龊还嗤灶下养。恶言不入缘耳聋,问事瞪目神常聪。
外人狎侮时取闹,何异蝘蜓嘲神龙。我虽兄事实师事,藉君金鎞开瞽蒙。
长篇许作万人敌,五字散出偏师攻。酸咸殊俗二老合,如蒿倚松駏得蛩。
长堤看花并移棹,高峰瞰海同扶筇。朝来分张故山去,冰鳞差差阴气冱。
断鸿西望下寒云,遥指霅溪溪畔路。吾家康乐久悬车,焚却银鱼学钓鱼。
白蘋之洲傥相遇,道我新修种树书。
赠吴琳岩孝廉即送归吴兴兼简家䑳翁太史。唐代。沈德潜。 我昔曾游道场山,云迷未款名贤关。今年临安得会合,转恨十载迟追欢。先生老境兴跌踢,后辈应推丈人行。经年矻矻事编纂,提要钩玄戒冗长。咕嗫素鄙临汝侯,龌龊还嗤灶下养。恶言不入缘耳聋,问事瞪目神常聪。外人狎侮时取闹,何异蝘蜓嘲神龙。我虽兄事实师事,藉君金鎞开瞽蒙。长篇许作万人敌,五字散出偏师攻。酸咸殊俗二老合,如蒿倚松駏得蛩。长堤看花并移棹,高峰瞰海同扶筇。朝来分张故山去,冰鳞差差阴气冱。断鸿西望下寒云,遥指霅溪溪畔路。吾家康乐久悬车,焚却银鱼学钓鱼。白蘋之洲傥相遇,道我新修种树书。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杂言送延平朱使君十三首 其三。明代。顾璘。 北风吹河水,晚溜明寒澌。舟师理长缆,指直不得维。感时抱虚警,惜别呈苦辞。君今在江湖,遗我千里思。
陈母节义词。元代。陆仁。 迢迢南海水,波浪无晨暮。一苇万里航,逢彼蛟鳄怒。良人竟漂溺,浩荡随烟雾。海水无时枯,妾恨何由诉。担将沃焦石,去筑良人墓。之死弗二天,秉节金石固。茕茕膝下雏,爱惜如宝璐。尘凝玉镜台,肯怨芳年度。床前明月光,照妾见情愫。儿大羽翼成,岂不怀乳哺。春晖照高堂,丛萱湛晨露。母兮喜及养,母也增哀慕。金坚金可镕,松坚松可蠹。贞哉陈母节,永言垂竹素。
乌夜啼·从宦元知漫浪。宋代。陆游。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西江月 其五 代五三弟为老母寿。宋代。张孝祥。 慈母行封大国,老仙早上蓬山。天怜阴德遍人间。赐与还丹七返。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年年今日彩衣斑。兄弟同扶酒盏。
客屯溪作 其二。。刘凤梧。 梅雨连朝水满堤,思归无计滞屯溪。遥瞻江皖森戈戟,苦念家山震鼓鼙。锦字千行人不返,画梁一炬燕何栖?怆怀最是兵氛后,日暮纷纷杜宇啼。
早行。明代。朱元璋。 忙著征衣快著鞭,转头月挂柳稍边。两三点露不为雨,七八个星尚在天。茅店鸡鸣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拥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