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媚沦涟,境冷人踪灭。中峙窣堵波,高僧此归骨。
兰亭未会前,纪载何人笔。
支公塔。唐代。沈德潜。 松阴媚沦涟,境冷人踪灭。中峙窣堵波,高僧此归骨。兰亭未会前,纪载何人笔。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江北纪行十六绝 其十五 桐城赠方与义同年。明代。张吉。 鬓根花影帽檐风,闪闪风花百醉中。欲蹑芒鞋寻别墅,今吾恐与故吾同。
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宋代。范镇。 史君分陜惜别难,缓听长吟速行酒。荆山北面黄河南,千里封疆为己有。往来无穷西复东,衮衮轮蹄利名走。甘棠虽云勿剪伐,未必从前不伤手。当时遗爱安在哉,赖有声诗传不朽。择之寸刃如新硎,历年何啻十有九。胸中蕴蓄富术业,此行直欲古人偶。近世只知厨传为,不顾虚名似箕斗。寄言道路如采诗,但问樵夫与田叟。
宫词 其四十六。宋代。赵佶。 金殿重重十字方,当中鸾鹤势翱翔。韬藏兰炷无人见,篆缕摇摇阖座香。
送惠生之太和一首。明代。黄省曾。 春色饶江舸,仙山觅太和。翠台孤日动,金殿五云多。汉水桃花泛,襄城燕子过。习家池尚在,为我寄清歌。
菩萨蛮·富阳道中。宋代。毛滂。 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愁。凭阑看水流。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
下第归后李伯辉李景魏索近诗。宋代。乐雷发。 吟遍吴头楚尾春,多渐词客问征尘。振衣天目寻黄独,濯足湘江咏白苹。宋五已惭称进士,陈三何用作诗人。锦囊原属君家有,分买鱼经理钓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