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八分分二体,汉尚古拙唐端严。面目变换神理合,夏濩何必殊韵咸。
后人追模猎形似,漫与石刻争豪纤。小夫专长画界域,如以越镈嘲燕函。
先生镕陶汉唐格,义娥星宿能包含。洪都石经丈人行,太山封禅相骖驔。
箕张昂萃象纬列,剑抽戟向寒铓铦。体格上下溯程邈,诗句夷憺书陶潜。
巡行三辅抑豪横,欲使黎庶归和諴。行行且止避马,公独挥翰垂彤幨。
威名霜清笔遒折,吏治文苑公能兼。我生嗜古逞笔力,延熹苦县心所忺。
披阅此册退三舍,驽马那许追惊帆。当今惜无好事者,谁为赵崡与郭髯。
骊珠缄还好什袭,应有光焰腾东南。
题姚荃汀侍御八分册后。唐代。沈德潜。 汉唐八分分二体,汉尚古拙唐端严。面目变换神理合,夏濩何必殊韵咸。后人追模猎形似,漫与石刻争豪纤。小夫专长画界域,如以越镈嘲燕函。先生镕陶汉唐格,义娥星宿能包含。洪都石经丈人行,太山封禅相骖驔。箕张昂萃象纬列,剑抽戟向寒铓铦。体格上下溯程邈,诗句夷憺书陶潜。巡行三辅抑豪横,欲使黎庶归和諴。行行且止避马,公独挥翰垂彤幨。威名霜清笔遒折,吏治文苑公能兼。我生嗜古逞笔力,延熹苦县心所忺。披阅此册退三舍,驽马那许追惊帆。当今惜无好事者,谁为赵崡与郭髯。骊珠缄还好什袭,应有光焰腾东南。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梦萱堂为孙进士子良题 其二。宋代。王称。 中夜有遐思,寤寐忽见之。觉来起徬徨,四顾令心悲。是时返哺乌,方绕庭树枝。微禽果何知,亦各怀其私。念我罔极恩,欲报情何施。鉴帷月娟娟,动幔风凄凄。鸾哀不成章,陨涕双涟洏。
司空表圣故里。清代。吴嘉泉。 避世能师郑子真,王官谷里寄吟身。久为阙下抽簪客,重见阶前坠笏人。吞祐祚衰无节士,中条山峻有遗民。此生不与清流祸,终古茅亭岁月新。
闰月二日始开北窗篱门。宋代。张嵲。 夏郊群树绿冥冥,北户今朝又脱扃。极目不知何所诣,三年於此看萦青。
次韵见独知宗朝议见贻之什。宋代。李弥逊。 遥遥幽人居,宛在苍林间。霜华驻秋清,风叶喧昼闲。臞仙厌山寂,按竹俯人寰。面会良独少,语酣遂忘还。岂无纷华地,心事了不关。诗成若鸣琴,志在水与山。郡看陌上尘,工作颔下班。何如对茗碗,泉罂煮潺潺。
赠僧还杭州。明代。王鏊。 遍游雁荡与天台,少室灵岩到五台。自是此身无系著,信于何处见如来。高閒作字元非幻,灵彻题诗漫倚才。惭愧韩公长扰扰,穷年学道只空回。
丙戌冬在两江督署寄上伯父侍郎公 其三。清代。曾广钧。 柳外双旌小驻时,总忘樽俎夺胭脂。罢调蝉雁还评画,倦注虫鱼自写诗。镇将篝衣迎马首,词人敛衽誉蛾眉。阿咸亦厌西头宅,来看先生倒接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