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唐代。杨炯。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法喜寺。宋代。王安石。 门前白道自萦回,门下青莎间绿苔。杂树绕花莺引去,坏檐无幕雁归来。寂寥谁共樽前酒,牢落空留案上杯。我忆故乡诚不浅,可怜鶗鴂重相催。
春晴书见。明代。居节。 金羁芳草去翩翩,王谢儿郎美少年。雨水已过正月后,莺花不隔短筇前。春云拟黛山千叠,画阁笼烟柳半天。燕子未来寒食远,谁家庭院试秋千。
马善长设宴思远楼湖船。元代。卞思义。 绿野桥边系短篷,归来微雨湿青骢。草堂无梦寻康乐,莲社何人忆远公。海上相逢疑昨日,尊前谈笑自春风。明朝旧约知谁问,隔岸海棠花正红。
王秀才自蜀之京留月馀归南都。宋代。刘敞。 相逢暂相会,又向睢阳行。险梦尚存蜀,缁衣空厌京。故园见树喜,旧友出郊迎。幸去君家近,飞鸿时寄声。
十六夜。明代。李梦阳。 唧唧复唧唧,当户鸣促织。月中何所有,云是山桂枝。此桂开花复结子,安得夜夜常不亏。君不见梁园酒一斗,钱十千,昔时信陵有宾客,不饮岂足称豪贤。直须酩酊卧草泽,明日射猎睢阳川。
余客沧洲之上对月有怀路川何先生伯善寄此用代手简云。元代。邓雅。 峨峨华盖山,下有隐者流。餐松养性灵,筑室事藏修。岂曰薄轩冕,世异还归休。闭门恒著述,拄杖或夷犹。宇宙慨千古,烟霞娱一丘。相思对明月,羁思满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