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晦夜清,秋色涵蓬壶。有叟双龙公,铁网罗珊瑚。
风云浩容与,怅恨何所图。欲问天上人,可换明月无。
感遇九首 其一。唐代。释契嵩。 海水晦夜清,秋色涵蓬壶。有叟双龙公,铁网罗珊瑚。风云浩容与,怅恨何所图。欲问天上人,可换明月无。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
释契嵩。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遣兴 其一。清代。申涵光。 岂敢名高尚,山园已定居。数椽风雨外,万事死生余。避地寻丹诀,传家有《素书》。天寒松酒熟,日日溷樵渔。
旅夜。元代。马臻。 自惭身世拙,客里更关情。月树回凉影,秋声叠夜砧。道能忘畏垒,酒不破愁城。睡薄吟魂冷,西风亦屡惊。
二月望日三七侄移庖于休休堂约四老人为送春。宋代。吴芾。 光阴过眼似奔轮,谁保生前梦幻身。四老共成三百岁,一时已胜万千人。得閒对酒须拼醉,乘健看花莫厌频。勿谓病多衰已甚,尚堪开口送残春。
友人见访不遇。元代。黄清老。 君乘白鹤下青云,我入春山听晓莺。可惜小楼风雨过,无人收拾万松声。
虞美人 战公索修行。金朝。王哲。 安炉烧出清凉景。捉住风飙影。轻中盈满得逍遥。自然心月,空外显彰昭。当初元约惺尤省。天诏应邀请。仙音一派莹声招。此时还许,返本上丹霄。
送蔡门长官赴任丹徒。宋代。赵抃。 柳深莺老暮春天,恭侍慈亲解画船。举首丹徒民万户,共迎和气作丰年。
悼室人诗。南北朝。江淹。 颢颢气薄暮。{艹/敕}{艹/敕}清衾单。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庭鹤哀以立。云鸡肃且寒。方东有苦泪。承夜非膏兰。从此永黯削。萱叶焉能宽。
牡丹诗二十首 其十一。清代。丘逢甲。 汴京纳土说钱王,陌上看花兴未忘。留得家风忠孝在,相公裁表进姚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