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品偶真叟,授我一卷书。深林值幽人,遗我斧与锄。
斧锄亦奚为,教养材与蔬。荒秽必须剪,使之蔼自如。
授书欲胡为,教尔心与躯。学必先正己,自治乃及馀。
此意有嘉训,佩之未始除。如何悠悠人,自谬欲是渠。
相习成薄俗,鲜德怀籧篨。吾裁此俚语,凭君为传诸。
古意 其五。唐代。释契嵩。 穷品偶真叟,授我一卷书。深林值幽人,遗我斧与锄。斧锄亦奚为,教养材与蔬。荒秽必须剪,使之蔼自如。授书欲胡为,教尔心与躯。学必先正己,自治乃及馀。此意有嘉训,佩之未始除。如何悠悠人,自谬欲是渠。相习成薄俗,鲜德怀籧篨。吾裁此俚语,凭君为传诸。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
释契嵩。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送黄小江之福建宪副 其三。明代。方献夫。 白发垂堂日,苍生引领时。未酬将母念,恰有过门期。寿酒腰金舞,安车戴节驰。秋风虽在迩,莫作美莼思。
盩厔清明日。明代。何景明。 客里遥逢令节,城中不见繁华。南山漠漠烟远,清渭迢迢日斜。独树桃花自发,高楼燕子谁家。可惜年年春色,催人白发天涯。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宋代。苏辙。 南过庾岭更千山,烝润由来共一天。云塞虚空雨翻瓮,江侵城市屋浮船。东郊晚稻须重插,西舍原蚕未及眠。独棹扁舟趁申卯,米盐奔走笑当年。
闲居。宋代。洪咨夔。 暑设青練幕,晴更皂葛巾。家贫犹气象,人老亦精神。蜂闹花生计,蛾翾茧化身。静中观物变,同是一天真。
四日夜鸡未鸣起作。宋代。陆游。 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虽云堕怪奇,要胜常悯默。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
古诗寄游良臣兼简陈国镇。宋代。欧阳澈。 齑盐兴浅知无策,谢绝归来事清白。乱丝心绪尚纷如,时对风檐独扪虱。会虽稽古补前愆,赤水遗珠不难索。仰公学问又日新,磨砻幸偶谪仙人。遥知议论到佳处,眉间喜气常津津。我惭踪迹浪萍梗,欲亲棐几嗟因循。飞奴寥落绝问幅,渴心依约生埃尘。以胶投漆贵耐久,回光借烛期知贫。情均骨肉非有素,白玉琢成心始固。莫学纷纷轻薄儿,世情翻覆成云雨。登云依旧高嵯峨,指掌江山胜概多。佳眠风物未入梦,疑泛灵槎游绛河。朅来乘兴须一往,飞觞烂醉横秋波。膺门况有金闺彦,笔驱丽景森吟哦。悠悠此志遂何日,款段相期踏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