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高诗,据《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李龙高。 李龙高诗,据《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题恒庵别号。宋代。翟杰。 抛却尘机百不关,一窝常守称身閒。但知方寸存心处,管甚炎凉变态间。四座乾坤宽眼界,两窗梅竹好容颜。遗编课罢翻成笑,浩浩长江叠叠山。
寄陈希夷。宋代。潘阆。 不信先生语,刚来帝里游。清宵无好梦,白日有閒愁。世态既如此,壮心应已休。求归归未得,吟上水边楼。
冰绡一幅墨华流,万壑千崖取境幽。奇气斯人归土壤,故交今日重琳璆。
寂寥古意回青眼,灌莽秋风感白头。山水有情君未了,定知魂向卷中游。
疏君通甫以所藏金梅僧遗画长卷属题,通甫笃于故旧,而予亦不无宿草秋风之感,遂成一律。近现代。方守敦。 冰绡一幅墨华流,万壑千崖取境幽。奇气斯人归土壤,故交今日重琳璆。寂寥古意回青眼,灌莽秋风感白头。山水有情君未了,定知魂向卷中游。
念奴娇 忆南湖旧游用朱小岑先生依真飘帛塘观荷韵。清代。况周颐。 长卿游倦,恰年时、画里都是愁中。湖上大堤堤上路,天涯见说能通。流水三生,淩波一霎,娇眄隔香红。垂杨踠地,那时亭北阑东。谁念芳字题残,红牙拍遍,换羽更移宫。目送横塘天样阔,香雾何事惺忪。一叶颦秋,万花妆晚,肠断到东风。鸳鸯在否,梦云犹带疏钟。
李汉珍同年六十寿。清代。曾习经。 商量晚岁先心许,邂逅秋光俱眼明。诗鬓久怜花县宰,词源近溯玉田生。独居深念殊萧瑟,少日同游今老成。忆否清佳堂下雪,耳边犹有读书声。
咏史上·萧张二首。宋代。陈普。 汉高礼义入陵夷,械到萧何更有谁。惟有子房云外客,不称名字冠当时。
正月十八日枕上。宋代。赵鼎。 空笼疏幔晓寒清,小醉醒然不作酲。攲枕谁能寻断梦,卧闻童子诵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