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眠早起习为常,冬不惊寒夏爱凉。不道近来负明月,抛书时复早登床。
讷庵次余旧作早睡早起二绝句见寄叠韵答之 其一。唐代。陈衍。 迟眠早起习为常,冬不惊寒夏爱凉。不道近来负明月,抛书时复早登床。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
陈衍。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盐城八月十五夜二首 其二。明代。赵完璧。 八月盐城客,孤吟桂魄秋。阅时常惜老,对月欲销愁。把酒添清兴,酣歌慰白头。郎官今不斁,犹慊此同游。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宋代。苏辙。 卷衣换斗酒,欲饮月明中。坐看浮云合,遥怜四海同。清光知未泯,来岁尚无穷。且尽樽中渌,高眠听雨风。
日暮。明代。潘希曾。 日暮北风狂捲沙,乾坤落落泛吾槎。犹馀习气倾湖海,未觉头颅逼岁华。肠到九回空自断,肱虽三折不须嗟。一箪粗粝终朝饱,剩有青门百亩瓜。
次韵元司理元夜三绝 其二。宋代。周紫芝。 忆得葆真池上春,水晶帘底看灯人。当年京洛随车客,今夜江湖卧病身。
见牧牛人隔江吹笛。宋代。梅尧臣。 朝与牛出牧,昼与牛在野。日暮穿林归,长笛初在骻。面尾骑且吹,音响未成雅。随风散远近,举调任高下。我方江上来,平溜若镜泻。悠悠经醉耳,亦足发潇潇。苟能和人心,岂必奏韶夏。郑声实美好,蠹情如剔剐。况其荒败迹,又亦甚裂瓦。南箕成簸扬,寺孟咏侈哆。我今留此诗,谁谓马喻马。
寄刘时雍。明代。李东阳。 望到关山白雁初,离愁多在忆君馀。百年交友通家谊,万事伤心一纸书。江上流民何日定,里中群盗可能除。西垣词赋东曹业,欲效贤劳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