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细袅。共病魂断续,帘波萦绕。漫说护持,悔煞淹煎已多少。
谁遣朝占夕卜,惊心处、都非佳兆。镇夜起、步绕床前,窗纸色将皎。
谁晓。思悄悄。算赎与百身,难问幽杳。有如日皦。曾较彭殇定谁夭。
流水华年自古,好趁着、蔫花娇㒟。怕杜宇,啼血也、一春未了。
暗香 其一。唐代。陈衍。 药香细袅。共病魂断续,帘波萦绕。漫说护持,悔煞淹煎已多少。谁遣朝占夕卜,惊心处、都非佳兆。镇夜起、步绕床前,窗纸色将皎。谁晓。思悄悄。算赎与百身,难问幽杳。有如日皦。曾较彭殇定谁夭。流水华年自古,好趁着、蔫花娇㒟。怕杜宇,啼血也、一春未了。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
陈衍。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高邮别子相。明代。王世贞。 回轸出君方,脩途意弥恻。浮云莽互驰,奄然羲轮匿。中夜理夙炊,惋恋不能食。往遘岂乏欢,念若遗行迹。姣服谐奇慕,安能顾掩抑。举世各自矜,娟情无终极。脉脉睹何言,察此眉间色。
中秋途中。宋代。曾丰。 携孥犹胜旅,在道不如家。素已中秋月,徒然九日花。厚颜今事左,短气如谋差。酒戒难为破,浇胸且瀹茶。
盛夏我将去,先生绣斧来。欲观君子化,以兹暂徘徊。
邂逅若畴昔,雄谈何快哉。清风弥岛屿,百辟式丰裁。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 其一。清代。蓝鼎元。 盛夏我将去,先生绣斧来。欲观君子化,以兹暂徘徊。邂逅若畴昔,雄谈何快哉。清风弥岛屿,百辟式丰裁。其如困羽檄,不待日追陪。我今整归棹,过从无嫌猜。所念经营者,先事去祸胎。愿言一为别,幸无忽草莱。
菩萨蛮 和龚伯通寄于生用原韵。清代。陈维崧。 撩人最是眉烟皱,勾人不在春弓瘦。红烛奈他何,相看泪孰多。别来浑不寐,梦里人谁至。拚倚钿筝眠,娇音落枕边。
鹿野歌代作。明代。符锡。 我昔城南游,鹿野欣在目。秀水潆以洄,晴峦缭而复。谁突京其中,石表双黄鹄。陈翁美生丘,陈子顺亲欲。载酒时一游,亲交四徵逐。笑歌不知还,日暮或秉烛。此翁真达翁,此子亦不俗。昔闻大观人,自作挽歌曲。登山摇大铃,和者竞相属。生死等昼夜,往过而来续。柰此尘劫愚,电火计延促。忧患每有馀,欢娱苦不足。今古一抔土,彭殇同缚束。何如饮美酒,冥然天地独。泛□观野鹿,聊与陈翁谷。
久雨。明代。陶安。 十日久阴雨,今朝更沛然。尺泥深草径,三月似梅天。刳木承檐溜,舒瓢挹井泉。情怀殊不豁,寥寞对窗前。